厦门印象(一)

刚下飞机,没有迎来预想的那种扑面而来的潮湿空气,也许是因为出发的时候北京也是阴天。

坐上驶向轮渡的机场大巴,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和路边斑驳的老楼,我以为穿越到了武汉,厦门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好。

原计划第一站地是鼓浪屿,无奈网上的攻略不准,当司机师傅停车说这里(三丘田码头)就能去鼓浪屿的时候,我竟然没有下车,而是坚持做到了终点轮渡。抵达轮渡傻眼了,轮渡码头下午五点之前都是金华的观光渡轮,五点半之后才开放去鼓浪屿的船只,我只能望岛兴叹。好在旁边就是中山路,刚好进去吃早饭加午饭。

中山路算是厦门比较很有名气的步行街,走了没几步就看到了”黄则和花生汤“,早对这道闽系甜品有所耳闻,今天终于能吃到了。据传这家店已经有五十多年历史,早年凭着一口煮着花生汤的锅起家。看到师傅拿着的碗底有生蛋黄的时候,我心底其实很抵触,因为我不喜欢各种生鲜。但是当我端起花生汤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这温度,整个鸡蛋进去都能熟了了吧。汤色乳白,花生软却不碎,入口即化。可惜太烫、太甜,没能喝完我就走了。一条路走下来,看到了赵小姐的店、张三疯的奶茶、八婆婆烧仙草还有排长队才能买到的台湾酱爆鱿鱼以及康熙推荐过的小吃花生卷冰激凌。发现相比南京新街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上海南京路琳琅满目的国际大牌和苏州观前街古香古色的建筑,这里更多的是文艺气质,清净、朴实。网上人气很高的这几家店也为这条街增色不少,吸引了大批爱拍照的文艺妹子。

离开中山路,刚下午三点多,只能折回去到三丘田码头坐船去鼓浪屿。轮渡上解说员好像介绍了不少风景,不过我都没听进去,看着缓缓的海水,仿佛回到了那年在长江上坐船的感觉,如此熟悉。到岸后一阵兴奋,啊,我终于来到鼓浪屿了!出了码头,第一家店就是充满甜蜜气息的苏小糖,可惜此次单人出行,体会不了其中更多浪漫的氛围,进去就出来了。一路走走拍拍,等我买了岛上的手绘地图时,发现已经沿着鼓浪屿的外围道路走了四分之一。找了最近的岔路口网上走,一路兜兜转转浏览了音乐厅、林语堂故居、钢琴博物馆,最后到了菽庄花园后面的观海别墅区。别墅区的沙滩上,一对对的新人在拍婚纱照。

在没来鼓浪屿之前,我曾多次幻想在鼓浪屿细雨霏霏的时节里,撑着油伞,挽着姑娘的手臂,漫步在胡同小巷,听细雨悄然落在百年榕树和斑驳的墙面,闻着鼓浪屿慵懒的味道,慢慢的走下去。实际到了这里,发现这里的建筑的确有金粉世家里面那种罗马式、欧式、哥特式的建筑,也有长长的弄堂和婆娑的树影。但却找不到丝毫心动的感觉。不知是因为阴晦的天气让一切失去了色彩,未能领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还是来来往往的人群打破了原有的静谧气氛,在沙滩上徘徊了很久也没能迸发出任何兴奋的情绪。

天色已晚,往回走,路过了日光岩、毓园还有各种别墅和民宿。原本考虑在鼓浪屿过夜,不过走访了几家民宿之后放弃了这个想法。相比于价格,条件着实一般,而且第二天是阴天,不能去日光岩上看日出。干脆回岸上住。用鼓浪屿弄堂里的小吃填饱了肚子,说实话,南北饮食差异的确很大,要不是因为长时间暴走,体力不支和猎奇心态,我是不想吃这种各类海鲜混杂的小吃。穿过龙山洞幽暗的隧道,就回到了轮渡码头,结束四个多小时的鼓浪屿暴走。

再见,鼓浪屿,没有一丝感动和留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厦 门 第一次去厦门,是高考后和同学的一次毕业旅行。那时候是跟团去的,只记得当时吃了一顿难吃的旅游餐,下着雨,天黑...
    Agneslyh阅读 750评论 0 2
  • 这是一家隐匿于旧居民区的独立书店。 与台湾的诚品、东莞的不见、永正等书店不同的是,厦门的不在是那样...
    往事如风2018阅读 662评论 0 23
  • 至于原因,大概也只有你亲身经历过,才可以真正地明了。 第一章:从买船票开始 买船票这件事,特意提前做了些功课。 游...
    Echo_暖暖与猫阅读 2,170评论 11 24
  • 写下了一个难为自己的标题,我不怎么擅长写叙事之外的文章。反正练笔,我便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吧。 这是我在厦门的第三个年...
    家有四宝阅读 141评论 0 0
  • 晨迟 赶上最后一缕光 梦榻之上 纸烬招摇 飘飖十里 彤云出岫 俗栖于梅 腊声尽尾 书迹墨香缠夹指尖,过往的,那些无...
    火丙山乞阅读 3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