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夏天怎么熬?

今年夏天,热浪一次又一次地席卷大地,气温接连刷新纪录,热得格外彻底,仿佛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蒸腾。

虽然炎热,但我们有风扇在呼呼转,有空调在轻声低语吹,还有琳琅满目的降温神器,让生活舒适了许多。偶尔来一碗冰凉的糖水,甜甜地冲淡了炎热,夏天似乎没那么难熬了。

但想想小时候的我们呢?那个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的年代,我们是怎么熬过那个夏天的?

那时候,很多家庭连电风扇也没有,就算有,多数只有一台,算家里最“高级”的电器之一,转得慢,还吱呀作响。

在没有冰箱的年代,喝一碗冰凉糖水是奢侈的,冰块稀有得像宝藏。那时的我们,究竟是怎么熬过一个又一个的盛夏的呢?

印像中,我们光着脚丫,在泥土上跑得飞快,跑累了,躲到屋檐下,靠一根冰棍、一块西瓜,一壶凉茶,消暑纳凉。

那时候的热,是实打实的热,汗珠一串一串地从脊背滑下,衣衫湿了干、干了又湿,可听见有人喊苦。

到了夜晚,全家人搬着竹床到外面,席地而眠,头顶是星星,耳边是蝉鸣与老旧风扇的低吟。

我们数着星星讲故事,一边赶蚊子一边等夜风来,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轻轻拂过额头,仿佛有人温柔地说:“你辛苦了。”

那时没有多少“神器”,但有很多办法纳凉,如泡井水的西瓜一掰开,冰凉沁脾;自家煮的绿豆汤,清甜又解渴,蒲扇扇风,虽然慢又费力,却带来安心。

记得那时的我们,即使热得满头大汗,还是爬树捉知了、田埂间追蝴蝶,一天玩出好多花样。

那些年的夏天,虽热,但热得坦率、热得透明。没有冷气掩盖温度,没有手机分散注意力,有的只是大自然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交锋,也最真实的生活。

但现在,我们虽然用科技隔绝酷暑,却也渐渐隔绝了那种贴地而生的生活方式。

我们越来越少地仰望星空,越来越少地听见蝉鸣、看见萤火虫的光芒,甚至连“热”这件事,也被包装得不再是体验,而成了一种需要立刻“解决”的问题。

有时我在想,小时候的我们并不是不怕热,而是因为没有那么多“降温”的选择,所以更懂得顺应、忍耐,也更善于从生活里找出一丝清凉的缝隙。

小时候的夏天,我们是热得有体温、有味道、有回声的。

我们曾赤脚踩过炙热的泥土,曾用手捧过井水解渴,也曾在普通的一个午后,喝下一碗母亲煮的冰糖绿豆汤,觉得世间最甜的味道,也不过如此。

所以白天只要不是很热,基本不会开空调,会打开一扇窗,让热风进来,听听蝉鸣,再泡一壶小时候的凉茶,捧在手里,轻轻吹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 ——冯骥才 1 "棒冰、棒冰,卖棒冰!"自行车、白木箱...
    吾心安处阅读 7,423评论 38 143
  • 怀 · 念 小时候 美好的记忆 那时候没有冰箱,冰棍儿都是推小车卖的。一声吆喝,小孩儿们都攥着零钱跑出来了,5分钱...
    玩转秦皇岛阅读 3,038评论 1 0
  • 今年的夏天多地都进入烧烤模式,连虾从菜市场到家走一遭都被热熟了,可想而知这温度热的可以。 昨天夜里带儿子做核酸回来...
    极速暖阳d阅读 884评论 0 3
  • 小时候的夏天, 是清凉的瓜果,是聒噪的蝉鸣, 是外婆打起的蒲扇 是青绿色的田野, 是一朵云追赶另一朵云, 是没有“...
    畅享心灵阅读 2,372评论 0 1
  • 今天我身在温州,这里的天气真的是……!!!!简直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热得无法无天,热得丧心病狂,热得令人发...
    九住阅读 2,593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