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的炎症反应。本病是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患,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早期表现,仅以疼痛为主,或仅有轻微隐痛或肩关节不适和束缚感;继则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也逐渐完全受限;最后形成“冻结状态”。本病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又称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
肩周炎是怎么形成的呢?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50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阳气虚弱,正气不足、外邪容易侵袭、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形成痰瘀气滞,导致经络不通而发本病。
用现代医学的说法,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不规律、早餐凑合甚至不吃、晚餐大餐,冰饮、夜宵、熬夜、吹空调等等导致气血亏虚,痰湿凝滞。再加上长期使用电脑、通宵打麻将、手机不离手等的一些导致肩肩关节劳损的现象。
以前肩周炎都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现在越来越年轻化。因为我多年都在市场一线,经常给药店的店员做阿是疗法培训,经常在药店或社区做免费理疗活动,遇到的肩周炎的案例,不计其数,有很多都是三十多岁的人群,特别是常年在家的宝妈,还有爱打麻将的人,肩周炎患病率要高很多。
诱发肩周炎的几大因素:
1、风寒侵袭
2、潮湿环境
3、劳损导致瘀血阻络
4、常年熬夜、或劳累过度,引起气血亏虚,外邪入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
1、风寒侵袭
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
主证分析: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秦艽10g,桂枝10g,桑枝10g,海风藤15g,当归10g,川芎10g,木香10 g,乳香10g,甘草6g。(正耀注: 此蠲痹汤源自《医学心悟》,是程钟龄方)
方解:方中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等祛风散寒,化湿通络;配以当归、川芎、木香、乳香活血理气,并能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寒胜者加制川乌、细辛;风胜者,重用羌活,再加防风。
2、寒湿凝滞
主证: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昼轻夜甚,病程较长。因痛而不能举肩,肩部感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主证分析:年老肝肾亏虚,正气不足;或因冒雨涉水,睡眠不当,外界寒湿之邪侵及,滞留局部。日久寒湿内结,致使局部经脉闭阻,故见局部疼痛、麻木;寒凝邪实,故疼痛剧烈、畏寒;湿性重着,故有沉重感,得温则痛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均为寒湿之征。
治则:散寒除湿,化瘀通络。方药:乌头汤加减。
麻黄10g,制川鸟12g(先煎),白芍15g,黄芪30g,甘草6g;全虫12g,羌活12g,细辛6g。
方解:方中的制川乌、羌活、细辛、全虫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用麻黄散外寒:表湿;芍药、甘草缓急舒筋;黄芪益气固表,并以此缓和麻黄、鸟头之性,以防伤正气。诸药配伍,使寒湿之邪微汗而解,邪去而又不伤正,以达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
3、瘀血阻络
主证:外伤后或久病肩痛,痛有定处。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拒按,肩活动受限;或局部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
主证分析:外伤内挫,局部经络损伤,气血逆乱;或久痛入络,血脉瘀阻,故见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且有定处,拒按,或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均为血瘀之征。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活络效灵丹与桃红四物汤合并加减。
当归15g,丹参15g,生乳没各15g;白芍10g,川芎10g,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桂枝10g,桑枝20g,鸡血藤15g。
方解:方中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止痛;熟地配当归以养血;白芍缓急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用桂枝、桑枝、鸡血藤祛风通络。诸药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效。
4、气血亏虚
主证:肩部酸痛麻木、肢体软弱无力、肌肤不泽、神疲乏力;或局部肌肉挛缩,肩峰突起。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主证分析:久病体弱,气血亏虚,外邪乘虚侵袭,闭阻经络,肩部筋脉失于荣养,故见肩酸痛麻木、肢软乏力、肌肤不泽、肌肉萎缩、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无力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治则:益气养血,祛风通络。
方药:秦桂四物汤,或用本方加味治之。
秦艽12g,桂枝12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10g,生地12g;黄芪15g。寒甚加羌活、独活、附子;湿甚加苡米、海桐皮;筋缩不利加木瓜、鸡血藤、忍冬藤;痛甚加全虫。
方解:本方以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养血柔筋,以秦艽祛风散寒,以桂枝、黄芪益气温经通络散寒;共奏益气养血,疏经散寒之效。
肩周炎的疼痛位置图
如何来判断自己是否为肩周炎
1、年龄40岁以上
2、手在上抬、摸背、梳头、摸耳朵等等这些动作均做不了。如果说你仅仅是一个动作做不了,那你基本上可能不是肩周炎,需要查清楚。可能仅仅只是局部的经络於堵。
肩周炎的症状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肩周炎的危害
不仅造成肩部疼痛、不适,束缚感的症状,而且持续发展还会导致肢体功能受限、严重的还会引发心脏病、乳腺增生、肝功能下降等严重后果。
治疗肩周炎的误区
1、过度依赖止痛药
有统计发现,在曾发生过急性肩痛的被访者中,多数人选择自己帖膏药、用跌打酒,或者随意服用止痛药。殊不知,止痛药或膏药只起到局部暂时缓解或控制疼痛的作用,引起疼痛的根源仍然不能得到适当处理,治标不治本,反而会引起慢性疼痛。
2、肩周炎不需要治疗,自己会好
其实,肩周炎会引起肩痛和功能障碍,肩周炎的自愈主要表现在肩部疼痛的缓解,多遗留有功能障碍。由于肩胛骨活动的代偿,患者多感觉不到功能受限制。肩周炎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缩短病程,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所有肩周炎都可通过锻炼恢复
肩周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肩痛和功能障碍,锻炼是恢复功能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肩周炎都可以通过功能锻炼来恢复功能。如对于重度的肩周炎,粘连和经络於堵严重者,一定要配合手法来恢复。
就在这个月初,我治疗过一个患者,他的肩周炎比较严重,不能抬举,也不能后背,更别想梳头、摸耳朵了。去过很多地方医治,按摩、熏蒸、针灸等都做过,也到专业分骨科医院看过,医生说他是肌肉粘连了,让他定期去做康复理疗,回家还有配合加强锻炼,尤其是吊单杠、双杠,他自述说,每次吊单双杠都疼得撕心裂肺,一个大男人都痛得掉眼泪,但又无能为力。
4、手法松解会拉伤正常组织
事实上,手法松解的是肩关节周围最薄弱的组织。根据力学原理,在受到相同拉力情况下,断裂的一定是最薄弱的部位。粘连组织相对于正常组织来说,在各个方面都薄弱的多。只要进行的是生理活动范围内的手法,松解的就是粘连的组织。
随着麻醉方法的配合,在患者肩部的肌肉放松后,松解是不用很大力气的,且安全性以及疗效大大提高,大可不必担心正常生理范围内的松解手法,本来肩关节就可在该范围内进行活动的。
肩周炎的阿是疗法调理
基础刮
手臂不能抬
手臂不能抱头、梳头、高举
后背不利
以上都是我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下来的,对肩周炎的阿是疗法理疗经络和穴位。简单的说,就是用百草油在以上经络和穴位上刮痧,一定要刮透,以通为透。阿是疗法做完后,在所有被刮过的地方,一定要记着喷上百草精油。因为肩周炎是湿寒瘀共存的症状,属于严重的淤堵,而百草精油,同时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祛风祛湿的功效,能够针对肩周炎的三大症状同时起作用,所以说阿是疗法结合百草油、百草精油,对肩周炎的效果是有非常好,是立竿见影的。
肩周炎的康复方法:
如果已经确诊是肩周炎,除了进行相应治疗外,还要配合自我康复锻炼,下面小康就分享一些家中锻炼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肩周炎各个阶段,目的是为了防止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
①手指爬墙
患者面向墙壁站立,患手上抬,扶于墙上,努力向上爬,要努力比前一天爬得更高一些。
② 背后拉伸
患者站立,双臂后背,用健侧的手握住患手的手腕,同时做向斜上方的牵拉动作,以疼痛不能耐受为度,争取每次都比上次多抬高一些。
③ 单臂回旋
将患臂以肩关节为中心,做环绕动作,每天练习2次,每次顺、逆时针各30圈。
④ 背拉器械
这种锻炼需要器械辅助,最好是如图这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节固定高度。肩周炎的后伸动作一般是恢复最慢的,故而,此动作应在恢复后期锻炼。患者站立,背对器械,双臂后伸,达一定高度后,反握器械,继而身体前倾,双足固定,以肩关节有拉伸感为度即可。切不可过度用力,避免损伤肩关节。
肩周炎的恢复锻炼应持之以恒,另外,患病后,患侧上肢不宜过量提举重物,适度进行锻炼,以防复发。受凉常是肩周炎的常见诱发因素,患者应重视防寒保暖,勿使肩部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