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图自网络]
听二老爷拉二胡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然而二老爷不是我家的,在周家大屋,二老爷是整个村子人的二老爷。
二老爷与我家是邻居,谁都叫他二老爷的。二老爷是贺贺老师的爹爹。个子不高,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憨憨的笑意。
不论春夏秋冬他都喜欢戴一顶鸭舌帽。这是他与其他老头不一样的地方,还有一个不一样的是他会拉二胡,拉出来的二胡曲儿我也叫不上名来,只道是特别好听。
听二爷拉二胡你会被他高超的技艺手法而误入一种情境。
一听似万马奔腾般的浩瀚;再听又如雨落玉盘般的干脆;有时又如遇高山流水般清泞倾泻;时而又有和风细雨在畔掠过。总之你会觉得陶醉其中而忘却别事。这是当时念高中二爷的大孙子敬林说的。
二爷听了大孙子的赞美拉起二胡来更是不打马虎眼。翘起的二郎腿也放下了。眯起本就不大的双眼。摇头晃脑拉起来。二爷拉起二胡就不知时辰。往往听的人不愿走开。特别是我等这帮小屁孩。
在做完作业后,我便邀上三,五小伙伴到院里听二爷拉二胡。二爷倒是没事,一天到晚得闲便一手拉个二胡,一手拿着个汗烟袋,晃悠着到周家大院来。
邻居邬大爷便搬个竹椅子出来让周二爷坐。二爷一落在首先是点上汗烟吸一根卷纸烟。
我们想听曲的话。二爷便挥挥手让我们回屋做作业去。我们便异口同声:“做完了!”二爷再三问完确认我们真的已完成作业了,便开始要大家点曲目。我们不懂点啥。他便自行拉调。当然他一定会告诉我们他拉的是啥曲。
他拉的大多数是戏子曲。一折一折的花鼓戏曲。什么“打铜箩补锅”,“刘海砍樵”,“四郎探母”还有“七仙女下凡”真是太好听了!我们听得入迷,听到肚子咕咕叫,听到星星满天空还不放二爷走。
二爷有时就不高兴了。佯装用汗烟袋来敲我们小脑袋瓜。立起身,看看天,便说:“今太晚,明儿学后再拉琴吧!”
孩子们一个个噘嘴往家走。这时各家姆妈开始唤吃饭。
第二天小孩子们早早在院子里等二大爷拉二胡。大家还说今要求二大爷教拉二胡的。二大爷来了,小孩子们毕恭毕敬立一旁,双手都放后背,齐声向二大爷说道:“二大爷教教我们拉二胡!”
二大爷脸一沉道:“有志娃儿不拉胡,好好读书是正经。”孩子的哪里肯听,一个个摇着二大爷的手就是不罢休。每人都塞给二大爷一本写完了的作业本,给他卷纸烟的。
二大爷还是不松口,并说了一堆关于学拉二胡不妥的话来。说什么旧社会时拉胡唱戏为戏子,人们看不起。二胡是叫化子行当,赚不了钱养不了家,顶多只能瞎乐呵。
小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睁大眼,但还是想学,二大爷拗不过这帮熊孩子。便叫大家从家拿来纸笔。
二大爷先教我们熟念《工尺词》。
依稀记得是这样子的:工工四尺工长四合,合四长,四长长四合,合工合四长。
这就是二胡谐音谱吧!
我们不好记。二大爷便这样教我们说:“你可以当成一个故事来记的,你想吃糖要问娘。娘拿不拿,要你自己拿。这样好记不好记?”
我们这么记:婶婶姆妈娘,我要冻米糖,要糖自己拿∽!
其实是简谱33632.61165.12165.57561.这样反复念几遍,也就熟了。
后来大家也只学这么多,因为谁家也没有给娃儿买二胡,说等家里有多余的钱时就买二胡。二大爷那时本来就快八十岁的人了,哪能等到谁家里有多余的钱买二胡来学习呢?
二大爷走了,孩子们也一个个长大,但小时候听二大爷拉二胡的欢乐情景相信大家都会记忆犹新吧?至少,我还印象深刻。
二大爷拉二胡的样子以及二大爷教我们唱工尺歌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哦!二大爷是一个有着优等技艺的民间艺人,也是一位肯为大家带来欢乐的人。他矮个子,圆脸庞,抽纸烟,拉四母探郎,拉仙女下凡的样子都很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