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大型”的问题,我只能从个人的见解进行思考,就像纪伯伦所说:我年纪轻轻、肢体柔嫩,至今仍在智慧笼之外,尚不允许我发表议论,只能谈我自己的灵魂;我的灵魂将永远是对深渊的深邃呼唤。内容与观点欢迎指正。
1、我眼中的东西方哲学
哲学被很多人看来是中产阶级的餐后点,属于那种“吃饱了撑的”才去干的事情。但其实哲学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就像冯友兰先生讲的“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个人其实都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但是在反思之前,反思的思想就应该拿出来先去进行思想(就像工具一样)。
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哲学就是“思想思想”;思想思想的思想就是反思的思想。能思想反思的思想的人不多,有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这里先不谈反思的思想的问题正确与否。
所以在我们接纳事物以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等),都会有反思的经历,只不过这个过程被很多人忽视,于是哲学家就出现了。哲学家用系统的哲学语言(哲学化)对这种工具进行描述以及开发。
说人话:哲学是一种工具,用来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工具。不一定都用这种工具,比如中国就不管这东西叫哲学,philosophy,希腊语,翻译过来就是热爱智慧,这个还是有的。不同于西方,哲学家并不是特定的一群人,中国哲学研究并不是一种职业,学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可以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职业的人,每个人都有学习哲学的必要。
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说宗教的核心也是一种哲学:
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中国哲学简史》
其实,我认为神学是比艺术、哲学、宗教更高级的学科,它能将一切事物找到最终极的归宿。也许宗教的核心是哲学,但是神学核心是终极意义的归宿,是虚无侵蚀下的避风港。本文先不谈神学。
走近哲学,就得提到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期”: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哲学的形态同文化艺术一样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有不同的产物。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中国是大陆国家,古人认为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像不像宇宙的中心——五道口)。所谓“普天之下,四海之内”也就是指中国周边的这一方水土,“世界”的概念,就是指国土,如同《礼记·王制》中的“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衡山。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这便是当时认为的“普天四海”了。这放到古希腊是简直无法理解的,自《荷马史诗》记载以来,古希腊就四通八达,航海、贸易非常繁荣,爱琴文明盛极一时,诸多古希腊哲学家都有周游各岛的经历,所提到的世界是指更广义的世界。
深居内陆也有好处,咱相对封闭啊,也有时间沉淀,不容易被外族同质化。像四大文明古国,就剩古中国文明与古印度文明流传至今,古巴比伦与古埃及都因为文化入侵、外敌侵略而消失。大陆国的典型特点就是农业为主,从《吕氏春秋》的“上农”到费老爷子写的《乡土中国》,都是基于中国人“土”的特性。从“乡绅名流”到“差序格局”,中国人的乡土本色是从古到今几千年的沉淀。于是政治、哲学、艺术都围绕着土地,哪怕是哲学,也要讲究个落到实处:社会的、人伦日用的、今生的。(道教与道家是两回事,道教是修仙的,求天道灭人欲,不是道家学说的“出世”观)
轴心时期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有很多相似之处,苏格拉底、柏拉图探讨的哲学思想“哲学王”“理想国”与孔子、老子的“圣人”“内圣外王”“小国寡民”是很相近的。像斯多葛学派的“宇宙公民”另说。
后来西方哲学为什么会出现形而上学呢,跟基督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艺复兴以前天主教会有着严重的腐朽问题(赎罪券、政教合一、十字军东征等),致使很多人看到了教会的弊端,继而引发了对神 的思考。
宗教不能让我满意,我就试试别的路呗。
于是自康德起,形而上学大摇大摆的出现在西方哲学中,动不动就否定来否定去。(像黑格尔就强调事物通过正反合实现螺旋上升,老子哲学的“反者道之动”是讲矛盾的相互转化)中国哲学就没有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也许和林语堂先生讲的——中国人骨子中的狡黠有关。走中庸之道、融合之道,并不喜欢将事物割裂看待,就像孔夫子的观点,既要兼修内德,也要发挥社会功用,并在实践中实现统一。
尽管《易经》中的阴阳与柏拉图的“二元论”(du—alism)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其认识本质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与东方矛盾统一体的差异。看看我们中国人多聪明狡黠,总是可以“正确”。
2、留白与审美观
“留白”是中国文化中很有趣的特点。
中国文化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音乐以及其他无不如此。“留白”就是这样的概念,也是无为而无不为,也是无声胜有声,也是大象无形,道理太多,故事太多,留着你去慢慢品味。这是中国人曲线为美的审美观念。
笑不露齿,金莲寸足,屏风隔断,楼台亭阁,欲语还羞,想说的话都在酒里,从语言到行为举止,也是中国人喜欢委婉的、克制的表达形式。
北宋的范温首先提出以“韵”来通论书画和诗文,他给韵下的定义是:“有余意之谓韵”。
要我说,中国文化就是这个味儿。
就从最显然的角度入手——国画。白绢素纸就是最好的空间,为书画作品提供了无限的创作想象力。天圆地方,这一张方形的纸便是广袤的大地,可以在其上尽情的挥洒才情。像道家思想中提到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浓、淡、干、湿便是将意象之说表现的淋漓尽致。
无论是苏东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是范温的“韵”说,加上王士祯的“神韵”说,都对绘画有着巨大影响,画中的留白也是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
而诗与文言更是如此,中国人喜欢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如《老子》的全文都输名言隽语,《庄子》各篇都是比喻例证,越少的表达就有越多的暗示,这是中国人审美的一部分。就像女孩的裙子一般,越短越好,但是若是太少反而会“反者道之动”,物极必反了(swagga)。言有尽而意无穷,怎么从一片诗文中读出言外之意,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而中国人也喜欢炫耀这种“狡黠”。
这里得插一句,中国人普遍的问题也在这里,仗着小“狡黠”,喜欢精炼的、概括的话语,像打机锋、箴言、老人云、智者云,到现在的马云说等等,管他是否存在,总之就是看着很有道理,于是进行参悟,寻求某种顿悟,感觉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大道理。其实这种做法是没有本质上的错误的,真理是经得住思考的,但是在网络文化盛行的环境中很容易造成大量的文化垃圾,而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在苦苦思索这样的“真理”。(马云一辈子也不一定能讲完这些话)
以下是东西方审美差异的一个比较
•简谈格里高利圣咏与古琴的琴歌
格里高利圣咏是天主教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仪式音乐,现在看来就是一种简单的无伴奏人声合唱。内容是歌颂上帝,经文以咏唱的形式唱出,就是“圣咏”。其内涵是天主教从一开始就意识到音乐对信仰的作用,使得音乐在宗教礼仪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方人对超乎现世价值的追求是先天的。人对神 的爱是一种超道德价值,而人对人的爱是道德价值。于是这种超道德价值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近期沉迷于古琴的琴歌中,“抚琴而歌”可以视为生活中一大美事。古琴曲很多都是可以唱的,旋律与琴音相同,如《阳关三叠》是我的入坑曲。其词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改来的,句句三叠,后人也写了几句:
长亭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麈,客舍靑靑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亭柳依依,伤怀伤怀,祖道送我故人,相别十里亭。情冣深,情冣深,情意冣深,不忍分,不忍分。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是不关心宗教的。从音乐上就能看出一二,同属公元六到七世纪的音乐作品,一边是颂扬神 ,一边是歌唱人情世故。可以看出同时代的西方人与中国人在音乐理念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随着时间的推进,音乐理念越来越不同。西方到后期有和声、对位等音乐技法,相对纵深;而东方音乐则在单声部上越走越远,相对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