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窗外,寒气逼人,已进入小雪节气,预示着飘雪的冬天真正到来,亦如农谚所言:“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希望来年能有个好的光景。
办公室内,热风徐徐,温暖如春,伴随着煮茶器里的咕咚声,飘来阵阵普洱的茶香,轻抿一口,沁人心脾。
手握钢笔,写出一段优美的文字。因为,吃这碗饭已经快30个年头了,从一名整日奔波于一线的记者,到编审稿件的编辑,再到“统揽全局”的主编,直到今天静下心来,写写随笔、发发新媒,成为一名专栏作家,这一路走来,几乎都在和文字打交道。
说到文字,就要敬畏文字,心怀感恩,敬佩先祖们的大智慧。从远古时代开始,我们的先民--黄帝部落就狩猎、游走于黄河中下游一带。当时,在今天陕西省白水县境内,黄帝的史官仓颉,从飞鸟走兽的脚印里,受到启发,创造出了人类有史以来26个鸟迹文字,从此,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仓颉,成为华夏大地第一位人人敬仰的“文字始祖”。据说,在仓颉造字写成之日,举国欢腾,感动上苍,把谷子像雨点一般哗哗降落而下。如今,位于白水县史官镇的仓颉庙,每年4月20日谷雨节这天,海内外华夏儿女都会前来拜祭,老天也会下一场“谷子雨”,粒粒春雨像一个个谷子般的“文字”从天而降,来纪念我们的人文始祖--仓颉。
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宰相李斯统一了度量衡、钱币和文字,尤其是将“小篆”定为国之字体。从此,华夏大地正式有了记载历史的一种“特殊符号”,延绵至今。
正是因为有了文字,我们的古圣先贤们那一部部恢宏巨著、思想典集,不断向世人推现。从写在竹片上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到《左传》、《国语》、《战国策》、《道德经》、《史记》等精大博深之巨著的诞生。这些国学经典影响了中华大地几千年,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瑰宝,而文字,首当其冲。
今天,我们敬畏中国文字,就要从一笔一划练好汉字入手。这方方正正的“符号”,点横撇捺,竖刀弯钩,甚为工整的简单几笔,就构成了一个个优美的文字,令人耳目一新。
古人的毛笔字很有特色,有方方正正、整整齐齐、紧凑有致的楷书;龙飞凤舞的草书;行云流水般的行书;婉约柔顺的隶书,各种字体,各有千秋。独享那一幅幅苍劲有力、笔锋工整的杰作,如沐春风,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去传承和延续。不断去挖掘、去天天练笔,无论是毛笔字还是钢笔字,书写几把,那不仅仅是小学生、中学生的专利,而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瑰宝,绝不可以丢掉。
也许有人会说,都到21世纪了,电脑早已普及,若想写东西很简单呀,只需打开电脑,动动手指,便可在word文档写下所思所想之文字,然后顺手编辑、整理、复制、粘贴到网络平台,发布出去,多么方便,还需要动笔写字吗?
是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各个领域变化日新月异,就拿写字来说,有电脑十分方便,轻轻弹一下手指,行文千字,段段成行,方便快捷。但是,写字更深的内涵,能懂其中道理的又有几人?
写字,其实写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心境,一种思想。在提笔写字的过程中,大脑需要构思,心态需要调整,思想需要集中,手指需要紧致。我要写什么?字体属于哪一类?都要搞清楚。
楷书,体现的是一种宁静、安详、悠静之心态,与世无争,静心一处,一撇一捺,错落有致,工工整整,给人一种文静之美;行书则静中伴随着激情,随心而走,似行云流水,似泉水潺潺,似万马奔腾,似蛟龙飞天,似琴瑟绕梁,它没有中规中矩的牵绊,随心所欲,洋洋洒洒,个中流淌着书者不凡的心境和气韵,更是一种精神的临在;草书,尤其是狂草,是人在精神完全释放的前提下所写而成,正如李太白酒后那种“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惊涛骇浪、大气磅礴”的书法,令人叹为观止,淋漓尽致,身心震撼。还有张旭的草书、怀素的狂草,哪一个不是作者内心磅礴、狂傲不逊的外在体现呢?字如其人,真实不虚。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物质生活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但精神食粮却极度匮乏。那么,就让我们从刷某音、看视频、打游戏的时间里抽出身来,让身心好好静下来,重拾丢弃许久的笔,写一段段来自心灵深处的文字。唯有起笔的那一刻,你的心静了,神清了,没有小视频的浮躁,没有心灵之空虚,身心处于独享之天地,品独之宁静,写心路点滴、心海一舟、心潮澎湃、心湖如镜。
写字,可以让我们浮躁的灵魂找到片刻归宿,宁静而不再漂泊,静静享受当下,感悟一撇一捺,一点一横带来的美感。如汩汩清泉涌出心径,流淌笔端,布满纸张,那一个个小小的精灵,是我们生产出来的“心晶”啊!美与丑、刚与柔、静与燥、齐与乱,难道不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若有闲暇,就让我们重拾笔墨,写一段优美的文字,留下心海一粟,记录人生,抚平创伤,化解浮躁,扫净心尘,构思规划,重展雄风。
写字,亦能写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襟怀,前提是:我想飞翔。(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