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的一生中,经历的死亡太多,先是兄弟姐妹、后是双亲,接着是朋友,最令他伤心欲绝的是爱女的夭折(获知妻子阿尔玛移情别恋,是不是经历了另一层意义上的死亡?)。一个人在童年时留下的阴影会长久地驻留在他的心灵深处,更何况阴影后来一次次地被突如其来的至亲的死亡强化,这不能不影响到马勒的创作。
从第一交响曲开始,死亡的主题一次次地出现的马勒的交响曲里,而且总是在作品的开端问着同样的问题:死亡来了,我用什么来化解?马勒寻找了各种各样途径来缓释死亡给予他的冲击,比如,第四交响曲,马勒找到的办法是到天国去寻找化解死亡哀伤的办法,这个办法似乎可行,我们听这部交响曲的第四乐章的那首歌《整个天国的欢乐属于我们》:“天国的欢欣属于我们,尘世的欢乐何以足道,任凭那人间争斗倾轧,都不能把我们的天国生活破坏,我们在这里生括无比恬美安宁,我们过的是天使的生活,却能尽情寻欢作乐,我们又蹦又跳,载歌载舞,圣彼得在天国观看我们。”从曲调到歌手,都昭示着马勒摆脱了死亡阴影的羁绊。
我们应该从头至尾听一听这部交响曲,才能理解马勒的追寻,可是,马勒的交响曲作品都非常长,如果我们完整地一部马勒的交响曲,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什么都不必说,光用来聆听马勒,都不够。第四交响曲总长度为50到60分钟,我们选听其中最短的第乐章,是加入歌唱的乐章,多么欢快的旋律呵,我们觉得马勒似乎已经找到让晦暗的心绪得以明亮的办法。
可是,不行,到了马勒创作第五交响乐的时候,乐曲一开始,老命题又来了:死亡来了,怎么办?这一次,马勒找到的抵消死亡阴影的办法是爱情,我们听他的这部作品慢板乐章,弦乐那么忧伤而又温情脉脉,爱情,阿尔玛这个维也纳最漂亮和最有才华的女子的爱情,真的让马勒的生活里充满了阳光,我们听这一乐章,仿佛能看见阿尔卑斯山青山绿水,还能看见白云在阿尔卑斯山间轻纱一样缭绕着,美得悠扬沁人心脾。
谁知道到了第六交响乐,对死亡的追问又来了,那么纷繁复杂的乐思,已经让马勒觉得已有的乐器没有办法表达自己内心的纠结在一起的情感,就有了这一部交响曲中惊世骇俗的那三声大木锤的敲击声。
直到第九交响曲。这时候,马勒的爱女已经魂归西天,阿尔玛恋上他人的事实已经沉重地压迫着他,自己亦已患上了在当时足以致命的心脏病。见过名医佛洛依德后,在确认死亡这一次离自己真的很近以后,马勒反而释然了,觉得死亡既然是抗拒不了的,那就与之和谐相处吧,我们听第九交响乐冗长却一点儿都不乏味的第一乐章,真的是万千情怀都在简单的乐句中。
我常常听乐迷说,马勒的作品让他们迷惑,我想原因是马勒的作品过于庞大,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一点一点地聆听。如果我们只盯着马勒的一小部分作品听,你就会迷失在其中,会弄不明白马勒到底要用他的作品表达什么。我们只有完整地听过马勒的全部作品,就好比我们乘坐在直升飞机上俯瞰上海,横平竖直的街道以及鳞次栉比的建筑,才会清晰地展现在我们。
(那天晚上,我犹如走进了课堂,坐在收音机前听经典947的《古典音乐时间》,因为当天的节目是马勒逝世100周年的特别节目,由该节目的主持人王平与艺术人文频道的编导毕一聊马勒的交响乐作品。他们的名字,音同字未必正确,所以,他们的对话我也只是事后通过回忆记录了一些,词句肯定不是当时听到的了,但意思大致如此。
两个小时的认真聆听,让我产生了疑惑:古典音乐需要有人来解读吗?比如,我最喜欢的第九交响曲,我不认为体现的是马勒与死亡的和谐共处,而是一种面对死亡的无可奈何,杜甫的名句能恰当地参照: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但是,从现在开始,那晚的引导会不知不觉地渗透进以后我听马勒第九交响曲中。
那么,如果面对一部完全陌生的作曲家的完全陌生的作品,选择先看乐评再听作品,是好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