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聊的这个人,叫程媛媛,山东菏泽人。第一次见她的人,都会觉得这大姐实在,说话直来直去,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像自家隔壁那个总能把日子过出点烟火气的邻居。她的故事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全是普通人过日子里的那些选择、犹豫和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可听完了,你说不定会琢磨:哦,原来日子就是得这么实打实折腾出模样来。
程媛媛最早是开网吧的,在菏泽市区一个不算繁华的街角,租了个两百来平的门面,摆了几十台电脑。那是2015年前后,上网还得去网吧的年代,她每天早上九点开门,半夜十二点关门,守着一屋子敲键盘的年轻人,算着网费、饮料钱,偶尔还要劝劝吵起来的小伙子。“那时候啊,我的世界就那么大,从家到网吧,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菏泽市区都没怎么逛遍,更别说去别的地方了。”她后来跟人聊起那段日子,总带着点自嘲,“每天看着电脑屏幕亮了又暗,心里其实慌得很,觉得这辈子好像就定在这儿了,一眼能望到头。”
可她不是个能闲住的人。闲下来的时候,她不爱打牌,也不爱逛街,就坐在吧台后面琢磨:人这辈子,总不能就守着这几十台电脑过吧?2018年,一个做洗护产品的朋友来找她,说要不一起干,跑市场,做分享。程媛媛当时头摇得像拨浪鼓:“我哪会啊?在网吧里跟人说的都是‘充五十送二十’,让我站到人跟前讲产品,舌头都能打结。”但朋友一句话戳中了她:“你就不想出去看看?菏泽之外,还有好多地方呢。”
就因为这句话,她盘了网吧,揣着那几年攒下的几万块钱,真就入了行。头半年,她跟着团队跑展会,别人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她在台下脸红到脖子根,连举手提问都不敢。第一次去外地见客户,她提前半小时到约定的咖啡馆,对着镜子练开场白,“您好,我是程媛媛,来自菏泽……”练了十好几遍,见到人还是结结巴巴。可她能熬,别人讲一遍的产品知识,她记在小本子上,晚上回酒店对着墙讲,讲错了就重来;别人跑三个城市歇一天,她咬咬牙,连着跑五个,累了就在火车站候车室眯一会儿。
就这么熬了两年,她居然真的练出来了。能站在台上讲半小时不打磕巴,能跟客户聊得像老熟人,还跟着团队去了5个国家,全国几十个城市也跑遍了。“第一次坐飞机的时候,我紧张得手心冒汗,不知道安全带怎么系,还是旁边的大姐帮我的。”她笑着说,“可从飞机上往下看,云在脚下飘,那感觉,这辈子都忘不了。”那几年,她买了车,换了大点的房子,成了老家亲戚眼里“有本事的人”,走到哪儿都有人喊“媛媛姐”。
可生活这事儿,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出难题。2023年起,洗护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程媛媛的团队业绩从巅峰时的5000万,一年工夫就跌到了100多万。她那时候还开着两家头疗养生馆,年租金13万,加上员工工资、进货成本,每个月都是不小的窟窿。最愁的时候,她半夜睡不着,坐在客厅里翻账单,看着银行卡余额一点点往下掉,眼泪忍不住往下掉。“不是没努力,是真的扛不住了。”她后来跟人说,“就像推着一辆上坡的车,你使劲推,可它还是往下滑,那种无力感,太难受了。”
就在这时候,童旭走进了她的生活。童旭是她认识了7年的朋友,在青岛做相关行业,2024年5月,特意从青岛跑到菏泽找她。“第一次来,我正烦着业绩的事,她坐在我对面讲自己做的事,我耳朵里嗡嗡的,一句没听进去。”程媛媛记得清楚,“她临走时放下两盒产品,说‘你先试试,不买没关系,就当姐给你带的伴手礼’。”
那两盒产品,她随手放在了办公桌的角落里,半个多月没动。“不是不信童旭,是真没心思。”她那时候满脑子都是怎么把养生馆的房租凑齐,怎么跟员工交代下个月工资能不能按时发。直到7月,原来的品牌创始人找她谈话,叹了口气说:“媛媛,不行就换个赛道吧,别硬扛了。”
这句话像块石头砸在她心上。那天晚上,她翻出童旭的微信,犹豫了半天,还是拨了电话。童旭在那头没多劝,就说:“你要是实在没头绪,就来公司看看,沈阳这边,看完了再决定,就算不做,也当旅游了。”
7月25号,程媛媛买了去沈阳的机票,揣着一肚子忐忑。“我当时想,就算不做这个项目,看看人家大公司是怎么运作的,说不定能学到点东西,总比在家坐着发愁强。”
相关公司的厂区在沈阳郊区,7月26号那天,她跟着参观的队伍进了生产车间。隔着玻璃墙,能清清楚楚看到流水线转得飞快,工人穿着白大褂,戴着帽子口罩,一举一动都规规矩矩。讲解员说,这厂房投入不小,光生产线就有好几条,每天都在满负荷运转。让她印象深的是那天的人特别多,乌泱泱的,讲解员说,平时每天来考察的人不少,最多的时候人更多。
她拉着讲解员问东问西:“你们这产品都是自己研发的?”“来这么多人,都是想做你们项目的?”讲解员也实在,指着墙上的专利证书说:“都是自己的技术,来的有想做代理的,也有单纯想了解产品的。”中午在公司食堂吃饭,她旁边坐了个河南来的大姐,说自己原来开小超市,生意不好,想来看看有没有新机会;对面是个江苏的小伙子,刚毕业没几年,想找个能长期做的事。听着这些人聊自己的难处和想法,程媛媛突然觉得心里亮堂了点:“这地方看着靠谱,至少不是小打小闹,人家是真在做事。”
27号上午,童旭带她见了公司的玉姐,聊怎么加入。玉姐说,参与方式有好几种,有的人拿几盒自己用,有的人觉得产品不错,想多带点分享给身边人。程媛媛琢磨了琢磨:“我自己家人也得用这些东西,要是拿得多点,自己用着方便,身边朋友要的话也能顺手给点,挺合适的。”她没多犹豫,当场就定了,“我当时真没想过能赚大钱,就觉得自己和家里人也得用些日常所需的产品,在哪买不是买?反正要用,不如选个靠谱的地方。”
从沈阳回来,她开始用童旭给的产品,一开始也没当回事,想起了就用一点,忘了就算了。大概过了一阵子,她突然发现,自己身体好像舒服了些——以前总有些说不出的小不适,那段时间感觉轻快了不少。更让她意外的是,往年一到秋天容易有的身体反应,那年秋天居然没怎么犯。“我一开始还以为是运气好,没往产品上想。”
直到冬天,家里人有点着凉不舒服,她自己也有点不得劲,想着“试试这产品能不能舒服点”,就多留意着用了用,还配合着用了些配套的小东西,没想到第二天居然轻快多了。这时候她才认真起来,开始规律地用,还加了些其他相关产品,外用的也试着用了用。
她原来总觉得脸上没那么紧致,朋友偶尔也会提一句。大概过了几个月,一个开服装店的老客户来店里,盯着她看了半天,说:“媛媛,你最近是不是状态好多了?看着比以前精神,脸好像都紧了点。”程媛媛没好意思说产品的事,就笑着打哈哈:“可能是吧,最近没那么愁了。”但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是真的有变化。现在她每天都规律地用着,包里总揣着保湿的东西,“一天能喷好几次,以前哪这么讲究?现在觉得,对自己好点,比啥都强。”
做这行这一年,程媛媛去了7次公司。“每次去都有新收获,看到那些做得好的人,听他们聊怎么做事,就觉得自己也能再努努力。”她还带20岁的儿子、13岁的女儿去了三次,“让孩子们看看,妈妈在做什么,也让他们知道,健康这事儿得多上心,不是长大了才要注意,从小就得明白。”
她学着做线上课程,每个月安排12天课,还培养了20个讲师。“原来在网吧的时候,我连电脑表格都弄不利索,现在对着镜头能讲一个小时,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她也有自己的遗憾:“线下市场跑得少,熟人也没好好沟通,总觉得抹不开面子,这是下一步得改的,做生意嘛,哪能怕不好意思。”
有人问她,现在算不算成功了?她总说:“啥成功啊,就是日子踏实了。”以前焦虑得掉头发,现在每天早睡早起,听听课,跟客户聊聊天,陪孩子写作业,“收入比做洗护的时候稳当,不用再担心下个月房租够不够,这种踏实劲儿,比赚多少钱都让人舒服。”
前阵子回老家,她给爸妈买了新衣服,带他们去医院做了个体检。她爸看着体检报告,没多说话,就说了句:“你现在不用我们操心了,挺好。”程媛媛说,就这句话,比任何赞美都让她高兴。她现在的目标是做得更扎实些,“别人能做到的,我为啥不能试试?就算慢点,一步一步走,总能到的。”
其实啊,咱们身边有很多像程媛媛这样的人,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本事,就是在日子里肯折腾、能坚持。他们的故事里没有那么多传奇,更多的是普通人在难处里不低头,在机会前敢迈步,一点点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或许,这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没有那么多一蹴而就,有的只是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脚底下踩实了,日子自然就稳了。
这就是程媛媛的故事,普通人的日子,哪有那么多惊天动地,无非就是把坎儿迈过去,把日子过踏实。下次再给你们说个身边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