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章中斜体代表引用(搜来的文字、别人的文字或自己之前的文字)
昨天用简书发了两篇文章,基本平时会用到的功能都用了,与XLang相比确实有需要适应或者说不得不接受的地方,大概定位不一样,简书的口号是“创作你的创作”,定位于更专注于“写作”,而“写作”是不需要太花哨的功能的,何况简约就是节约资源和成本。
我需要慢慢适应的是:1)只有宋体和黑体两种字体选择,而且选定了一种后通篇就都只能使用这一种字体;2)文字只有黑色一种,没其他颜色可选;3)多张图片一次性上传时不能调整顺序,所以当文章里的照片顺序与拍摄顺序不一样时就耗时比较长。
我非常讨厌的:1)另起一段时强制性的被多空一行;2)全角状态下打出的引号显示出来也是半角的样子。
当然也有挺方便的功能:1)照片下面预留了专门输入文字的地方,显示方式与正文不一样,之前在XLang我是用颜色和字体变化来区分照片说明和正文的;2)分割线一键插入。
其实说实话,简书并不是我这种记录生活日常的博主最好的平台,相比来说确实XLang更合适,但我只是需要有个地方来安放我的流水账而已,姑且就这样吧。
这个10.1假期放了十天假,从9月28号到10月7号,十天里除去10.1当天在家看阅兵不能出门的这一天之外,剩下的9天里有6天都有出去玩儿,大概是出门率最高的一个假期了。9月29号去的智化寺和史家胡同博物馆(这俩地儿写起来需要花时间,要往后放放);9月30号去的地坛;10月3号跟爸妈带上狗子去妙峰山转了一下;10月4号跟老妈去北海看了菊展;10月5号去的朝阳公园,下午到晚上连着看了《我和我的祖国》和《中国机长》;10月7号去的汉石桥湿地公园,下午回来看的《攀登者》。似乎就是死活都想往外面跑,我隐隐的知道大概是因为什么……
3号这天本来是想去神堂峪的,前一阵舍友聚会去了慕田峪,我在查慕田峪附近景点的时候看到了神堂峪可以带狗。早上接上爸妈和狗子之后打开导航一看,好么,京承高速堵的都成紫色了,60多km得开两个多小时,于是迅速决定更换目的地。3号上午的北京,只有往西和往南的路还算通畅,老爸说那就往门头沟、斋堂那边走吧。
我把导航设置到了妙峰山风景区,一路上确实不怎么堵,但是进入002县道之后我就开不快了,我的水平开这种弯弯绕的山路也就是40km的时速,我可有自知之明了,时刻看着后面跟着的车,人家如果有要超我的迹象我就降速让人家超。
【妙峰山】位于京西门头沟区境内,距市区55公里,海拔1291米,面积20平方公里,为门头沟区与昌平县界山,属太行山余脉。山上林木葱茏,风景优美,有我国品质最好的千亩玫瑰花,以创建于明末的“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庙”著名。娘娘庙始建于辽代,三处庙宇群(灵感宫、回香阁、玉皇顶)依山取势,参差错落,高低有致,14座殿宇分别供奉着道、儒、释、俗各路神灵,清至民国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举行盛大庙会,山因以著名。抗日期间庙毁,庙会遂衰。
门票40元/人,狗子不让进,于是我就让爸妈进去逛了,他俩到岁数了不要钱,我牵着狗子在外面溜达着等他们,40块的门票确实有点儿贵了。
妙峰山里面我没进去过,但是前几年我和老爸老妈来过附近的玫瑰谷、京西古道、庄士敦别墅、马致远故居,如果我还在XLang,就能很快的找到之前游玩的信息、使用当时的图片,把它们当做相关博文插入文章的最后……曾经以为可以一直存在、随时查阅的资料库没了。
选了路边最近的一家叫“天仙阁”的(忘了拍门脸儿),农家院儿不拒绝狗子。
中午人多的时候服务就显得很混乱,菜也上的很慢,得亏我们听了旁边一桌的建议点了柴鸡炖蘑菇,这个上的非常快,因为是事先做好的。没什么绿叶菜可点就要了西兰花,中间催了三四次,最后告诉我们店里的西兰花不太好了,让我们换个菜,可这时候头两个菜我们都吃完了,所以也没再换,玫瑰饼也是催了很久后终于上了的。菜的味道非常一般,不如之前吃过的春饼宴和烙糕子宴划算。
妙峰山因为有玫瑰园,所以一切与玫瑰有关的都是此地特产,挺香的,上礼拜我妈用玫瑰酱和玫瑰油混合在一起烙了张饼,比农家乐里的好吃。京白梨也是妙峰山一带的特产,果肉甜软而细腻,我是个不喜欢吃梨的人,京白梨是我喜欢的不多的品种之一,但是城里一般是买不到的,因为它不易贮藏、不耐运输,鲜亮的果皮随便一摩擦就会变黑(不影响里面果肉)造成卖相不好,果肉比较软极怕扎怕硌,看到照片里的梨都是没把儿的吧,摘下来的时候就要把把儿减掉,防止“互相伤害”。
京白梨,又名北京白梨,为秋子梨系统中品质最为优良的品种之一,是北京果品中唯一冠以“京”字的地方特色品种。京白梨果实呈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10克,大果重可达200克以上;果皮黄绿色,贮藏后变为黄白色,果面平滑有蜡质光泽,果点小而稀;果肉黄白色,肉质中粗而脆,石细胞少,经后熟,果肉变细软多汁,易溶于口,香甜宜人,果心中大;果实8月下旬成熟,不耐贮藏。
京白梨起源于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青龙沟一低洼有水之处,最初为一株自然实生树,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东山村庙洼一带仍保存有200年以上的老梨树百余株。
房山区是北京市梨的主要产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乾隆年间永定河决口,冲毁了几个村庄,其中的老君堂村片瓦无存。水退之后第三天乾隆皇帝徒步视察,当时正值金秋时节,到金门闸后叫侍从们采摘野果充饥,无意中在贾河、官庄一带采摘了一些白梨和红肖梨,乾隆皇帝品尝后,觉得味道甘美,酸甜可口,随即留下一句“千年之梨不毁”的口喻,除下旨保护这一带的老梨树外,还在周边栽植梨树几千亩。
2012年3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京白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妙峰山镇、王平镇、潭柘寺镇4个镇所辖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