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中……
中秋节前串亲戚/吃饭
我们每个人都经常吃饭,并且吃饭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吃饭要看和谁吃饭,在什么环境下吃饭。
最近快过中秋节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串亲戚了,于是爱人买了一些礼品准备串亲戚的事情。
第一家是三舅妈家,到三舅妈家,她准备了一桌子菜,有六七道菜,荤素搭配很丰盛,还有一个汤,还说:“知道我爱吃她做的油馍,为了迎接我的到来,凌晨四点钟就起来炸油馍”,那种精神充满着真诚和满满的爱,所以我们去吃饭也是有一种在自己家的感觉,很幸福。
临走,还准备了早起炸的油膜一包带上,真的有点像娘家的感觉,并且三舅妈也真的把我当女儿一样对待,这就是别样的亲情,这亲戚让我突然意识到,以后每个重要的节日最好都要走动一下,因为亲戚真的是越走越亲。
第二家是大舅妈家,大舅妈也是很亲的亲戚,但缺乏了三舅妈家的随意,更多了一份拘谨,所以计划去了坐几分钟聊几句,不再吃饭了,没想到,大舅妈却非要拉着去饭店吃饭,迫于无奈,去了,要了几个简单的小菜,一碗饸络面,虽然吃了饭,但一顿饭吃的说不上的别扭感。
第三家是爱人的姑姑家,因为姑姑和姑父年纪大了,并且身体长年多病,基本上都是靠保姆照顾,所以每年基本上都是礼品放下,坐上几分钟就走了,很少吃饭,所以也从来没有想着去吃饭的问题。
第四家是爱人的大表姐家,几乎常年不串亲戚,但因为二宝回礼,所以今年中秋还是准备去一趟。
没去之前打电话,大表姐说中午去她那里吃饭,我们到了之后,认了认门,聊了几句,还是执意要走,虽然她很有诚意的挽留,但我们还是推脱有事,决定要走,她只好遵从我们的意愿,那一刻让我突然意识到:虽然没有吃饭,但是亲戚还是需要走动起来,因为有句话说的好:亲戚越走越亲,说不定有一天谁能帮你一把呢?即使没有人帮的上忙,一个节日,备些礼品,花不上多少钱,串一下门,不吃饭,说上几句话,总是能增加亲近感,拉进亲戚之间的感情总是好的。
第五家就是二表姐家了,因为我很累,爱人带着大宝去的,他们聊起大宝即将面临入学的问题,我们的户口因为老家拆迁分房问题,全部迁到老家了,到时候上学因为没有户口,没有学区房是个问题,只有找人入校了,二姐夫说:“他们有认识的人,上学应该没有太大问题”,那一刻更加意识到亲戚必须走动起来,只有越走,才能越亲。
之前的我,从小就很不喜欢串亲戚,因为小时候母亲总是不理解我,说我调皮,走到哪里都是被母亲说我不好,被批判的对象,所以从小就很讨厌串亲戚,但经过这次串亲戚,让我有点不那么讨厌串亲戚了,并且意识到串亲戚的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