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我是如何写寻找自己的写作话题的
听到这个作业题目,脑子一片空白,因为,我哪里为这个事操过心,何曾为寻找一个话题而刻意努力过?仅有的,只是在感兴趣时随手写写一点文字,这也是我报名写作课的原因吧。
认真的说,这真是一个好问题,有没有问到自己是如何寻找写作话题的,才算真正意识到了需要写作,否则,将会一直处在乘兴而做的阶段,没兴趣就不写,是不会获得任何成长的。
从北宸老师这里认识到,有输入才有输出,写作前的阅读思考也是写作的一部分。比如说,种一块田,要施肥浇水,才能长出粮食;养一头牛,要喂它大量的草料和粮食,它才会长肉、产奶。那为什么会想当然的认为拿起笔就可以写出东西来呢?
没有人会把种子播下去后就想立即获得丰收,也没有人在买了一头小牛犊后立即挤奶。所以,要清晰的认识到,也一个人不可能拿起笔就能写出文章。
拿起笔就写,是整个写作过程的后半部分,是思考的结果呈现。写不出来,是因为思考的不够,输入不够,是因为只看到了写作的后半部分,完全不知道还需要有前半部分:大量的输入。
我没写过什么东西、想写也写不出来的原因就是从没有刻意寻找过写作话题。没有刻意地为写作寻找话题,就证明没有真正的输入,所以,无论自己读的书多么的专业,无论自己看的论文多么有价值——如果我真看过的话——对自己来说,那只不过是消遣式的阅读而已。这样的阅读,注定了会读的很快、很多,但读过就忘,就像从没读过一样。
这样看来,一旦开始刻意寻找话题写作,哪怕是为了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某个知识点而记笔记,都会自然的地下来,记得、理解的也就更深刻,进而能转变成为自己的东西。
所以,由别人倡导的“慢生活”、“慢阅读”都是没有意义的,倡导人确实是慢了,但他是唯一可以去寻找话题输出的人,他的慢最终会演变为高效,而盲从者仅仅是慢下来了、效率更低了而已。
换个角度看,“慢”实际上就是为了输出而刻意去寻找材料的必然结果,而最终自己得到的结果,是极端的高效,因为,一方面自己在不断地训练自己思考的能力,思考的能力越强,就可以有更多、更广的输入,就会用更多更高质量的输出;另一方面,有输出,才能有反馈。我们知道刻意练习是必须伴随着反馈的,就像运动员要有教练盯着,练琴要有老师纠正一样,没有反馈就没有刻意练习。
输出的作品,是自己能够最便捷地获得反馈的依据,有作品,才能对比自己是否有进步;才能和他人对比,哪里不足,哪里擅长。就如北宸老师所说,作品才是最高效的沟通工具,自己能出作品,其他人才能过和自己沟通,而且这个人数是没有上限的。这么说,自己的作品是所有受众的沟通渠道,虽然有点自大,但确实是这样的。例如,有多少人因为一本《红楼梦》而皓首穷经,互相探讨,在由此输出自己的作品?有多少人为贝多芬的一首曲子在奔忙?又有多少人在看了《泰坦尼克号》后写下无数影评,甚至大众关于浪漫的定义都以杰克和肉丝为标准?尤瓦尔•赫拉里说的没错,人是想象力的产物,人靠着想象力,才有了最强的力量,而想象力,就是以作品的形式在发挥作用。
所以,我从未正经写作,从未刻意寻找过写作话题的原因,就是从未打算和别人沟通,交流。沟通和交流可以说是成长的不二法门,以前,人类的发源地,非洲,因为撒哈拉大沙漠的阻隔,缺少对外交流的机会而裹足不前,西方殖民者到达前的美洲和澳洲也一样;反观亚欧大陆,因为不断的交流、合作、冲突,这里的文明花样迭起,不断更新换代。对个人来说,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一个人虽然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都在和别人交流,也会为解决问题而努力思考,但有多少人的交流是面向所有人的?有多少人费尽心力解决的问题是为了大多数人的?这不是做公益,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他人的需求,决定了这个人有多大的价值。实现这个最大价值的最便宜的路径,就是写作。
这将是我从今以后写作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