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时,小林笑着跟我说,婆家的亲戚昨晚又来电催回老家发展,这是最近接到的第三个电话。
每年临近年底,小林婆家都会发动一轮“攻势”,亲戚们轮番上阵,连我这个旁观者都已习惯。
让我惊讶的是小林的状态,这还是那个一提到婆家立刻火辣辣的小林吗?聊起这些,轻描淡写,不再烦恼。
事情还是原来那些事,小林却不是原来的小林。
我很喜欢现在的她,好像在说别家的事。她脸上只有淡然,只有不在意。
前几年,婆家来电是这对夫妻吵架的导火索。小林老公是家族长孙,家族结构大而复杂,对晚辈及别家的事情指手画脚是亲戚们的家常便饭。小林的娘家却不同,自由民主,各自决定自己的事。
刚结婚那几年,小林完全不能理解这种干涉,让她老公对着电话据理力争,一一回击,然而没有效果,这类电话一个没少,亲戚们照常隔三差五打扰他们的生活,小林照旧对着她老公发火。
我问,怎么突然不在意了呢?
小林说,后来她发现,亲戚们只是把想说的话说给你听,甚至每次理由都不换,他们并不在意你怎么想,也没有听你说的意思。而她呢,也从不听他们说的那些理由,也是不停表达自身的想法,想改变他们的思想,就像他们强加意愿给她一样。
她说,想明白这点的时候,觉得很好笑。之前为此消耗那么多情绪,又是何必。
这种对话的双方,不仅立场完全不同,也从不试着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只是一门心思的想改变对方,让对方听自己的。那么,同样的话题聊个几十年都不会有变化。
试着改变别人是徒劳的,就像别人也改变不了我们一样。
谁都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
小林说,她喜欢现在的城市,毕业后这么多年也有过动摇,但每次做决定,最终都选择留在这里。这是自己的选择,随他们怎么说,听听也就罢了。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就好,何必在意那些不是真正在意我们的人呢?
况且,提升自己的认知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需要极强的自我改变意愿,以及积极的行动。改变别人的思想,更难,除非自愿。
认知不变,容易在原地打转。
多阅读,多思考,升级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