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任正非正式签发文件,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外界开始揣测华为将开始造车之旅。但任正非却说,华为不做整车,只是帮助车企造更好的车。
华为不造车的原因,我想这和汽车产业链较为封闭复杂分不开。发动机、底盘等机械部件并非其所长,而选择生产智能汽车的增量部件,基于其擅长的ICT技术适配汽车产业,对于当下的华为而言,更加顺理成章。
前段时间,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正式揭开面纱,我们才知道华为造车的初衷。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发布会上称,“鸿蒙操作系统是全球首个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未来可以适配到(汽车、手表、手机等)任何终端。”
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预计2019年底到2020年应用于华为手机,而在那之前,很有可能会提前运用在汽车操作系统上。
据媒体报道,沃尔沃此前已经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在沃尔沃下一代智能车载互联系统上,届时会引入华为应用市场等“智能互联”服务。
鉴于未来鸿蒙系统可以应用于手机、汽车、物联网等多个领域,如果鸿蒙系统如果采用封闭架构,则无需操作系统厂商进行定制化,客观上讲压缩了其他厂商的生存空间。
不过既然鸿蒙采取了开放体系,就依然需要其他软件商针对车厂进行定制化开发。
除了鸿蒙系统外,高精地图也是华为进军汽车的重头戏。7月5日,自然资源网站公示了包括华为在内的7家单位申报地图甲级测绘资质的申请。
自2001年四维图新获得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颁发的第一张导航电子地图资质以来,我国拥有甲级导航电子地图资质的企业和单位总共只有19家,而真正具备完整地图及能力的公司,事实上只有5家,分别是四维图新、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易图通和凯立德。
在物联网日渐成熟的今天,华为拿下这张珍贵的甲级资质,对于其在整个自动驾驶领域、乃至于物联网的布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虽然不能确定华为造车接下来将有什么大动作。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至少3-5年内,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业务线将聚焦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车云,不会向整车领域渗透。
当然华为不是加入汽车行业的第一人。站在华为面前的,不仅有像BAT这样的年轻对手,还有像谷歌、苹果、高通这样的国际巨头。我想,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征程还有很长,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