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的陶渊明

陶渊明特别喜欢饮酒--"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饮酒组诗写了二十首,最有名的是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经常在诗文中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观念.

饮酒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杂诗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拿出来放在一起也好: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韵也合适.

杂诗也是一组,计十二首.

读这两组诗,发现陶渊明不仅喜欢饮酒,还喜欢熬夜.

饮酒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以失群的孤鸟自喻--"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每天晚上是有所思的.曹雪芹有句"嫩寒锁梦因春冷",春冷就是心冷.声悲就是心悲.

饮酒其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秉烛夜游的典故,出自<古诗十九首>其十五:

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  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  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  难可与等期

时光易逝,昼短夜长,何不秉烛夜游?

有时候陶渊明还通宵--饮酒其十七: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披着衣服独坐一晚,读书,写诗,漫漫长夜......

失眠--杂诗其二: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睡不着才知道夜晚是如此漫长.也没有人和我说说话,拿起杯子劝酒,劝谁呢?--自己的影子.李白机灵,一下子学到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是陶渊明的精神后代,同在一册家谱,祖宗是庄子.李白也写组诗,月下独酌四首.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的组诗和陶渊明的饮酒组诗一个调调,只是稍微夸张一些--浪漫主义嘛.

李白惯偷,是个好手,他全方位地研究过陶渊明--史书也不曾放过.

宋书(南朝刘宋政权)卷九十三:

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李白诗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偷到手,得意!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魏晋风度,潇洒,和王羲之的书法是一个味道.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盛唐气象,张狂,和张旭,怀素一个调性.

到北宋苏轼,底气不行了.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非常好的句.壮志难酬.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夜深了,感到寒冷.

人老了,渐知苍凉.

杂诗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年轻人都不耐烦听老人讲话,陶渊明也是这样的,老了,年轻人也不耐烦听你讲了.

杂诗其六: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远,此生岂再值。

倾家时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

人生是什么呢?一个人时时刻刻要想到,人是会死的.人生在世,短短一场旅程--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不过是暂住在地球上.

杂诗其七: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南山有旧宅--人死了,归于尘土--回家.

陶渊明时时刻刻知道人是会死的,他甚至给自己拟了一篇祭文--自祭文: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𫄨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耔,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没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寒暑逾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侈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自古及今从没变过--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人生之多艰.

怎么办呢?陶渊明的意见是饮酒,夜游,在酣醉中解脱,在黑夜里找回失落的时光.

人清醒的时候,像晴天,阳光普照,天朗气清.

晚上,是夜幕把光盖住.

酣醉,是酒把意识关闭.

酒是意识之夜,夜是白昼之酒.

饮酒,熬夜,是一个意思.陶渊明也是这个意思,所以: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277评论 6 50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689评论 3 3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62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356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40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92评论 1 30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35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92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429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636评论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85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92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92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2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5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91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713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