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要到哪里去?
卡洛将这些思考写进书的最后一章,我想姬无命有幸看到这章,说不定又得给自己一掌了。
卡洛大概是个感性的人,他的写作思路像极了古代先哲亚里士多德,把好端端的《物理学》过渡到《形而上学》。
从物理延伸到哲学,审视自身,从无垠宇宙的上帝视角,总觉得人这个个体,或者我这个概念过于复杂。但当站在宇宙边缘向人类望去,“我”也罢,亦或时间,都不过是宇宙的一个“过程”。
那得如何解释时间的流逝呢,文中一句“只有存在热量的时候,过去和将来才有区别”,可谓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