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和我聊到孩子的困惑,她困惑要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我想先要建立和孩子的连接,看见孩子的真实感受。感受力是如此的重要,是连接创造力的源头,却总是被忽略,或者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感受?如何去感受。如果我们感受不到自己时,也感受不到万物,内心会麻木僵化。
那么该如何倾听孩子的感受呢?在倾听孩子的感受之前,我们先要激活自己的感受,先学会感受自己的喜怒哀乐。不排斥生气、悲伤、失落、无助、恐惧、软弱……
如此我们才能敞开心扉,我们才会敏锐感受到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回来看见自己,去调柔自己的心。才能不带评判的去感受孩子,给出回应,或者孩子说不出感受时,能引导孩子回来感受自己。
星期二小新学校有跳蚤市场的活动,他带了20元,与一些旧书玩具。他回来时书都卖出去了,钱也用完了,换了一堆玩具回来。
我第一句话是说:“你还有剩钱回来吗?”然后接过他的包拿出那些玩具说:“你没有想过要买一本书吗?”小新很失落的抚摸着那些玩具说:“没有什么好的书。”
在那一瞬间我觉察到自己的粗暴狭隘的提问,于是我蹲下来拥抱了小新,问他:“今天跳蚤市场你玩得开心吗?”他眼睛有些发光的回答说很开心。我再问他:“刚刚妈妈这样问你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呢?”他说:“我觉得我好像做错什么了,很不安。”
我再仔细看了看他选的玩具,发光陀螺、魔术尺、变形车,都是他喜欢的。我认真的和他说:“你没有做错,你非常有品味的选了自己喜欢的玩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将就选自己不喜欢的书。”后来他和我分享了跳蚤市场有什么好玩的,老师还用一节课讲了怎么定价、还价。晚上也一起讨论了如何理智消费,不将所有的钱花完。
现在我们再回到他回家时的场景,如果我没有觉察到自己粗暴狭隘的评判式提问,小新根本无法和我说出他今天的喜悦与收获,他觉得他的做法不对,非常失落不安,妈妈不满意。后来我和他讨论,当妈妈这样提问让他觉得难过失落时,也可以回来觉知自己的感受,并且说出来,他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化解妈妈的提问。
我们先要有觉察力,不然我们看不到那个模式会让孩子内心萎缩,失去力量,我们不知道我们在伤害孩子。觉察到了,才可以倾听、帮助孩子面对他的感受。
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有:
武志红《家为何会伤人》
汪培珽《孩子知道你爱他吗?》
渡渡鸟《妈妈是什么》
蔡颖卿《在爱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