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及晚上又是两场沙龙连着参加。
518+区块链沙龙 及【重塑】武谷论链。
518+沙龙上,李博士(李波,优酷搜索“Robert李区块链日记")详细的介绍了518+区块链沙龙的宗旨,理念,愿景,比特币伦理的浓缩部分;有合作伙伴王博士的项目推介,用通证经济设计并运营的旅游项目(已并购出售),朴素,务实。
武谷论链粗院长,关于重塑比特币社区的理念的讲解还是非常的精彩,介绍了徽商区块链联盟,以及重塑比特币社区,武谷论链及GM20的相关情况。
后续项目路演出了点小插曲,本身适合科创板路演的项目出现在了区块链沙龙上。
现场的时间总是比较紧张的。沙龙结束后在社区里展开了交流和讨论。
主要话题是关于医疗+区块链项目。
关于数据权属,确权,所有权转移和数据篱笆等问题,几位关注此赛道的伙伴展开了讨论。
有伙伴表示回国后已经完成2个省的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想在医疗领域引入区块链,但发现目前太早。
也有伙伴表示中国做医疗区块链在近5年内没有机会。国家已经投了上千亿元人民币做医疗信息整合,收集上来的数据质量很差。数据源头没有标准。基本上这1000多亿是做个面子工程。
有嘉宾分享和微脉还有浙江省里的几家医院做过基于链的跨院电子档案和数据调用原型系统,然后到卫生厅层面发现数据权属挺难搞的,不敢碰,医院自身也在打通跨院数据上没啥动力……或许是时机不对。
有人关心数据的所有权到底是属于谁的,病人?医生?医院?卫生部?
也有技术大牛说作为技术人员,看到的的是如果把医疗数据存区块链和ipfs上,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和隐私保护。
对此兰链咨询基于研究了大量的医疗区块链项目的白皮书以及与项目团队的接触,对此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区块链医疗项目大多在这个上面停滞。数据权属,数据篱笆,这些由上层建筑决定的,可能从下往上是推不动的。
医疗健康数据的所有权转移,需要由精密的 token economic system来测量并分配。
约定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或者结果。实际上,这个过程是生产资料(数据可能是未来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分配的过程,这涉及到生产关系的调整。
所以这个事情(医疗数据上链及跨链整合)不是由谁说了算,而是由哪个群体的利益最迫切,权重最大,话语力最强,来决定的。
在研究切磋的过程中,虽然各自看角度,看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但是形成了一个最大的共识:医疗数据上区块链,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关于数据这种智慧资产,兰链咨询引用了一个影视作品【美剧:西部世界】里面的场景,予以描述:
就像西部世界里,关于"园区”的智慧资产的争夺,几乎就是故事发展的主线,但实际上最终谁得到了这个数据呢?现实世界的当权者?通过协议控制公司的财团?公司实控人家族,职业经理人?大股东,普通投资者?还是项目研发创始人?都不知道。再把项目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全部肉身消灭之后,项目创始人本身就主动数据化了(肉身消灭,数据永生)。
重大问题到最后,都变成哲学问题了。
有伙伴表示虽然有着诗和远方的哲学问题,但眼下最大的是需要落地,将数据形成商业价值的问题。
时间很短,但交流的很有效率,下次518+区块链沙龙 及 武谷论链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