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我做事还是为了他人的时候动力更大吗?
大学之前,想取得好成绩、想变好看的动机更多为了让喜欢的人能够注意到我,虽然多以失败告终。也因此在年级中落下一些不好的名声。现在再回首,我想自己也会加入他们,批判那时“为了感情奋不顾身”的幼稚的我。
而走过后来的时日,直到现在进入职场一年,我体会到了“事事为己”的乐趣。现在的我,想更努力学习,是为了让自己可以不做不喜欢的事;想变好看,是为了加自信。很少再有为了暗恋的人做出变化的时候了,有时就像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但是,利他主义的品质仿佛是刻在骨子里的,又怎能轻易摆脱呢?
和以前不同,现在的利他不是为了暗恋的谁,与感情无关。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大学里一个做翻唱的学弟。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听他唱歌时的震撼。
可是他不火。他不会宣传自己,就只是静静地唱,静静地发。
我一开始觉得是他并不想被很多人关注,后来发现或许只是性格使然。
是啊,谁又不想被更多人关注呢?只是很多人会害羞,给自己大力宣传、四处转发自己作品这种事,是做不到的。
我也是这样的人。
但我愿意为了他而四处宣传,学习推广,希望自己的文字传播到更多的终端,即使这并不是我写作的初衷。
以前的我不追逐名利,只想稳稳地提高自己的文笔,无论需要多长时间。我对粉丝量、阅读量从不在意,只是想写到令自己满意为止。
但是为了他,我第一次变得贪婪。我希望我能变得家喻户晓,希望更多的人认可我的文字、关注我。或者是在除了写作以外的其他方面。当我的声音在这个世界有了属于它的重量后,我就能更好地说出他的名字,向世界推荐他的声音。
因为他值得。
我的朋友圈只分享过林俊杰的新专辑,昨天我第一次发了他的歌,可能还是怕尴尬(共友很多),没好意思作太多感慨,只截取了几句歌词。下一次我应该不会再顾及其他人怎么看,至少把我的真心全部分享出来,别人才足以好奇到点开它去听吧。
看啊,我自己无欲无求,可当动机变成为了一个我认为值得的人,立刻充满了欲望。或许从一开始听见他的声音,我的动力就早已不纯粹了。但那又怎样?我很安心,在接下来无论走向哪里的道路上,一直有你的声音陪伴敦促着我。
请一定要不停走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