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到了马来西亚理科上大学,认识了很多华人同学。他们一般在高中毕业以后,会有一年的预科时间,这部分时间用于学习马来语和英语以及教学内容。马来西亚的华人普遍三种语言,英语,马来语,和中国话(粤语、闽南语or 客家话)。一年结束到升学季需要考试才能进入这些比较好的学校。很多华人彼此不熟,但是谁学习更好都门清。和他们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和中国孩子没什么不同,算数也很好,演讲,ppt制作,英文都很好。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教育制度目前在国外还是很可以的,基本想上好大学都要好好学习。那么我们一直探讨的中国教育问题失败到底失败在哪里呢,是国家体制问题还是其他问题呢。
狭义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我认为家庭教育其实才是孩子们学习不好、情绪失控、无法独立生活的元凶。改革最应该先改家长。
大家如果真的对教育有研究的话,会发现按部就班9年义务教育+高中+大学+研究生是性价比最高的成功之路。其他的成功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学生的努力。中国家长对的不服输精神和跟风精神使孩子压力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好老师不多,学校不好等等都是客观原因,我国国情使然,不是这俩年才这样,但是不妨碍优秀的人啊。媒体曝光也要理性对待,成功的孩子和失败的孩子容易博得他们的关注,大部分的孩子应该和他们家长一样平凡的成长。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小的时候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天天在家里打麻将的父母很难教育出学习好的孩子,真有也是媒体报道,到底是不是有待探究。我问过我周围学习好的父母说起孩子学习好的共同点都是孩子喜欢看书,父母管的比较严格,严格不是打骂,而是从小给孩子立下的规矩,最简单的就是回到家先写作业,再玩,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又有多少孩子能做到呢。
有个主任给我说他教育孩子的方式,家里男孩上初中,每天他们三口进家以后,父母手机要挂到门口的袋子里面,专门做的用来放手机的袋子。没有电话不能私自拿手机,哪怕工作也要请示自己的孩子能不能用手机搞下工作。学习强国需要天天看,妈妈都是等孩子写完作业以后,和孩子一起看学习强国。因为他家孩子比较调皮,为了养成暑期先写作业的好习惯,妈妈就会让孩子按要求写作业,写不完作业不能玩,如果是没写完,就不让孩子睡觉,让他一直玩,也不让他吃饭。2次就把孩子贪玩不写做的脾气改了过来。可能有人会说父母的这种会不会太偏激。自己的孩子的脾气性格如果自己不了解,狠不下心,孩子长大了,他们就会反过来让家长不好过。你管不住孩子,孩子就会难为你。
改革教育,不如多花花心思看看如何教会家长如何管孩子才是更重要的。先成人再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