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关于小说故事核的理解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读了简友平原雪的一篇文章,关于《小说元素的构成》,通过阅读学习获益匪浅,现就小说要素之一“故事核”来谈谈自己的理解,特此记录,便于复习。

什么是故事核

简单说故事核就是故事的核心情节。一个故事说得好不好,仅靠吸引人的标题是不够的,情节设定,人物设定都很重要,情节决定一个故事的意蕴,否则就如同我们看过的烂尾故事,只看了故事开头就弃文。

我一直在想小说与故事的区别是什么,后来我懂了,比如小时候读的《故事会》里文章,那就是把一件事情叙述流畅清楚,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强的民间色彩,传扬正义等。

而小说等于故事+意蕴,我们每读一部小说,会引发思考,会为它的留白叹息或者喝彩,它的意蕴因读者不同甚至有不同的看法和体会,这就是小说的魅力。

如何概括故事核

我们在写一个故事的时候,脑中要有一个故事核。也可以说故事核是故事的亮点。那么如何概括,我理解的就是你要怎样把这个核心情节表现或者说呈现给读者,通过什么媒介。

简友文中说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人物、动机和主要事件。

以小说《西游记》为例。

人物:主角孙悟空,次主角唐僧

动机:刚开始是从五指山出来,然后是取下紧箍咒。

主要事件:西天取经

概括故事核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提练要素。

再比如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人物:白流苏、范柳原。

动机: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的白家小姐白流苏,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

主要事件:香港之行的相互试探,过招,战争来临后范柳原的相护和患难。

这个故事的背景发生在香港,但小说并没有给香港这段太多笔墨,只是为了交待白流苏的家世和性格形成对白家进行了着重介绍。

在事件中则浓墨重彩描写两个情场高手的斗法过程。以及香港被日军轰炸时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的桥段。狂轰滥炸,生死交关,牵绊了范柳原,白流苏欣喜中不无悲哀,倾了一城,全一段爱情,精彩。

以前在写小说的时候只是提前列一个故事梗概,大纲都不列,因为自认写不了几万字,更别提概括故事核,往往是写着写着就偏离故事梗概设定,有时候又会把背景交待冗长,喧宾夺主。

读了简友的文章让我明白了故事核提炼与概括的重要性,至少不会再天马行空,收不住,更不会喧宾夺主而跑题。

摘抄简友平原雪课后总结:

(1)小说的标题要有意蕴,具有象征色彩或者能够高度概据故事。(回顾)

(2)小说的开头要吸引人,结尾要有反转。

(3)故事和小说的区别,故事是一件事情;故事+意蕴就是小说。

(4)故事核,是故事的核心,整个故事都要围绕着故事核来写。

(5)故事的情节,一定不要把过去的故事当做主要情节来写,只能是铺垫或者背景。

最后感谢平原雪友友的文章,获益匪浅。感谢感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