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其实就像一个职业,只不过这个职业和早九晚六的那种不同,它不需要被管理,而是自我驱动、自我管理,更重要的一点是,创业者需要对创业的结果负责。
创业的最终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成功,另一种是失败,成功我们不聊,主要来聊聊失败。
如果你创业失败过,一定知道那个过程十分煎熬,但更煎熬的往往不是失败的结果,而是不知道自己为啥失败。
很多时候,大部分创业者都会把失败原因归结于自身,但这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甚至影响下一次创业。
所以,有能力全面看待创业失败这件事,对于创业者来讲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从八个方面来说说如何正确看待创业失败。
一、创业失败是正常现象
很多人之所以创业是因为看了很多成功的故事,觉得自己也能可以,但往往事与愿违,于是怀疑人生,觉得他们都能成功为什么我不行,殊不知我们看到的那些成功其实都是小概率事件,因为比起失败,人们更愿意讲成功。
这就会让很多人觉得成功是正常现象,而失败才是小概率事件,但现实恰恰相反。
二、失败的原因并不单一
很多人创业失败都会去分析原因,有商业模式的问题、有团队的问题、有资金的问题等等,但这些都是问题的一部分,因为创业失败是一个综合原因,是多元、动态、交织的。
可以这么说,如果你不知道经济环境对创业也有影响,即便你的商业模式、团队、资金等等都没问题,如果最终失败,你还会觉得是模式、团队、资金等等方面的问题。
三、平衡归因
当我们知道创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时,就要明白,自己在创业这件事上并非处在绝对地位,也就是说成功与否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很多时候外部因素如果不允许,个人、团队再优秀、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做成。
四、减轻文化对归因的影响
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我们有一种思维习惯,就是失败了,第一反应就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说这样不对,但这种思维方式并不能让我们更好的发现真相,因为一旦把问题归因到自己身上,就会停止对这件事情的思考,殊不知很多时候,自己的原因其实只占一小部分。
五、多与人沟通
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谁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尤其在经历失败打击后,更容易钻牛角尖,这个时候,多于别人沟通交流,会让我们看到很多自己原本看不到的地方。
就比如说投资人和创业者,他们看待失败的方式就有很大不同,创业者习惯性找内因,而投资人则更倾向于外因。
六、不要追责
我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当初要不是合作伙伴没找好,这件事估计就成了。”这种说法是将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合作伙伴身上,也就是责任在对方。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创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把所有问题都追责到某一个人身上是不合理的,这样不利于看到失败的真相。
不追责不是不去找原因,而是更多元的去看待问题。
七:动态归因
因为创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在失败发生后,不能简单的去下定论,因为我们的认知是有局限的,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是动态归因,也就在不断提高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去给失败下结论,这样才更客观、更全面。
八:接受失败
要知道,有些创业失败确实是偶然事件,这种偶然事件是没必要归因,更不用纠结的。善于接受失败其实也是一种能力,能放下才能更好的开始。
总结
以上内容整体想表达的意思是,创业失败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既不可怕,也不可耻,所以,当我们经历失败时,就要用成长的心态去客观看待。
失败并非单一原因造成,它可能是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如果暂时无法找到原因,不必急于下定论,可以动态的去归纳总结,这样找到的原因才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