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天,一晃而过。有改变吗?好象有,又好象没有。
每天习惯早起,哪怕起来后只是对着阳台外渐渐亮起的天,但依旧早起来了。再有就是手写,其实感觉自已挺糊弄的,好久不写字,字写得太水了,而且好多时候,身边也没有合适的本子,随手拿起来就写什么,拿起什么笔就写什么。
更多的时候,自已并不知道写什么,满心满眼的小心思,就怕流露在笔端和纸下,最后凝结在脑子里的就那么两句话,拉划拉就算坚持啦。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量变引起质变,那么量怎么算呢?什么样的情况又算是质变呢?水滴石穿算吗?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量变引起质变,需要时间。
老子的《道德经》里好象有这么一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量变引起质变不确定有没有可能,但是如果不开始,那就根本没有可能实现质变的机会。这也或许就是开始亦或是坚持的意义吧。
我们从第一天,第七天,到现在的第二十一天,这期间的过程重要吗?好象很重要,又好象不重要,我看着很多群里的人,每天发着读书记录、跑步记录,还有学习记录,更有小同学每天都发她手工钩织的记录,感觉他们的生活真有意义。
再反观于我,似乎每天都在糊弄,日子糊弄,打卡糊弄,工作糊弄,可既便是糊弄,我竟然也每天打了卡,糊弄到了21天,如果这样糊弄到108天,我收获的又是什么呢?这样的量变会引起什么样的质变吗?
这样做有意义吗?我是应该放弃,还是应该继续坚持,亦或是,我该更努力一点?
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每个人拥有的都是24小时,在这24小时,你怎么生活?怎么搭配?是快乐还是悲伤?是忙碌还是轻闲?都有自已的答案吧。
在这21天里,我其实过得挺好的,在尝试着很多的改变,尝试着放下,尝试着接受,尝试着把我要做什么,变成我真正想做什么,不再要求这样,不再要求那样,既然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就只是我自已而已呀。
没有人逼着去坚持,如果有,那也只是自已而已,所以哪怕只是糊弄又何妨?那些痕迹,都是证明自已来过的而已,那些不经意的想法、观念,其实也是时间的一种记忆吧,谁又能说时间久了不能量变引起质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