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心理的思考常常需要借助比喻,而比喻又带有时代的特征。
佛陀将人的“心理”比喻为野生大象,
柏拉图把自我“心灵”比喻成马车,心理中冷静理性的部分是马夫。有两匹马拉着马车,其中某些情绪以及热情(比如荣誉感)是自尊自爱的一匹马,无需鞭策。而有些情绪(比如欲望以及贪念)是有害的,必须用马鞭鞭策才能使其就范。“马夫”必须驯服这两匹马,将自我导向正途。
弗洛伊德时代,将人格分成自我,本我,超我三个部分。
自我,有意识,理性的人格。
本我,欲望支配的人格。
超我,道德规范的人格。
我们同样以马和马车来理解。马车夫(自我)想要驾着马车顺利到达目的地,必须控制好马儿(本我),不能让他们乱来,同时还要听从老父亲(超我)的教导,遵守规则。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于外界拥有了更为强大的控制力,这无疑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信心。此时人们对于心理的比喻变成了汽车或者是电脑。人的心理活动类似于驾驶汽车或者驱动电脑程序。“潜意识”被大家抛在脑后。这个时期的社会科学一致认为“人类是理性的个体”。
然而我们会发觉这个认知有失偏颇。既然人是理性的个体,那为什么人会控制不了自己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呢?
就比如我的理性告诉我,我已肥胖,为了身体健康我必须减肥,而当我看到甜品,自然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大快朵颐。
“人类是理性的个体”并不能完整地概括人类。
我们都理解从心理层面讲,人是复杂的综合体,不能用一个概念或者一套标准来衡量或者评价。
乔纳森.海特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指出每个人的心理都有若干部分组成,不同部分互相合作却又时常意见相左,各行其是。我们都是分裂的人。
根据不同流派以及标准,自我分裂的心理划分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心灵和身体。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身体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己的情绪主张,脸部表情泄露我们内心的秘密,肠和肛门括约肌都不受我们控制。
第二种,左脑和右脑。外科医生乔.伯根无意间发现切断连接左右脑的胼胝体可有效控制癫痫。后心理学家迈克尔.加扎尼加研究发现人的左右脑各司其职,左脑处理语言,右脑分析图形。有些做过裂脑手术或者胼胝体受过伤的病人会出现一只手不受控制的症状。这种怪异的现象证明,人的心理是由独立运作的部分联合组成的。
第三种,理性和感性。简单来说就是人在处理外部信息时有两套系统,即理性和感性。感性能让我们快速做出决策,积极响应。而理性则让我们分析利弊,做出更加符合我们利益的决策。二者相互配合却也时有冲突。
第四种,控制化和自动化。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们发现,人的心理一直有两套系统在运作,即控制化处理过程和自动化处理过程。大部分的心理历程都是自动发生,无须我们有意识地控制它。
比如在大街上面对恶犬,自动化处理系统会立刻给我们一个逃的决策,这个过程无须我们有意识地进行,它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当我们调整呼吸平复情绪冷静下来之后,控制化系统运作起来,这个时候我们会分析,恶犬奔跑速度很快,我们大概率跑不掉,手边刚好有石头和棍子,应当握在手上,给对方震慑,这样更有机会免受伤害。于是我们捡起石头,盯着恶犬,摆出一副战斗的姿态,恶犬不敢轻易上前,对峙几分钟,恶犬扭头走开了,我们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软在地,手心都是汗。
第四种自我分裂更加类似于本书象与骑象人的概念。
自动化系统像是一头大象,而控制化系统更像是骑在大象背上的骑象人,帮助大象作出更好的选择,但是有一点“骑象人无法在违背待大象本身意愿的情况下命令大象。”
心理学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寻找幸福。象与骑象人合作统一才能达成这个目标。而现实中,总有一些阻碍,成为我们追寻幸福必须克服的困难。
障碍一,无能的意志力
控制化系统象一根一直紧绷不敢放松的弦一样,时刻关注着自动化系统,疲惫不堪。而自动化系统则可以毫不费力的全年无休运作。单靠意志力,控制化系统是很难控制自动化系统的。
为此,“骑象人”必须在不和“大象”起直接冲突的情况下分散大象的注意力,进而驯服它。比如喜小孩子为了抵制住糖果的诱惑,转而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
障碍二,心理干扰
当我们站在高台边,会突然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跳下去!”这让我们吓一跳,为何会如此?自动化控制系统每天会冒出很多想法,而这些想法大多和性或者攻击行为有关。我们越是想压抑或否认这些念头,它们反而更加猖狂。
障碍三,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个问题,是先有立场再有判断还是先有判断再有立场?显而易见,我们做的判断都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立场。就比如两个人为道德问题而争论,我们听双方的说法,会发现,双方基本都是在为自己的立场找理由进而说服对方。
立场很多情况下都由自动化控制系统形成,当我们竭力为自己的立场找理由时,反而是大象控制了缰绳,在引导“骑象人”。
大象与骑象人相爱相杀,但不论如何,他们都是我们心理的一部分,我们要做的,是了解他们,调节共存。
什么是幸福?
当天气炎热,我们口干舌燥之时,一瓶清凉的水会让我们幸福。
当我们经过十年寒窗,终于考上了心仪的高校,我们会幸福。
当经过长时间思想斗争,终于鼓起勇气向暗恋的人表白,对方也回答“YES",会让我们幸福······
仔细想想,我们发现幸福是一种感觉,更准确一点说,幸福是外部环境满足我们需求时我们的一种感觉。
是否感到幸福,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怎样诠释外部的环境,就会得到怎样的感觉。”我认为我是幸福的,那么我就是幸福的。“
“我即是世界。”
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感到不幸福,本书中告诉我们有三个原因:
原因一:情感启动效应。我们人会有一个“喜欢计量表”,这个计量表时刻都在运转。而它对我们产生影响的方式也是非常简单粗暴,是潜意识的,自动产生的影响。比较靠前产生的不快的感觉,对我们对后面信息的判断产生影响。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词“恐惧”,此时这个词会引发我们负面的情感。当“恐惧”后面紧接着出现“花园”这个词,我们会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产生“好”的感觉。因为我们先是产生了“不喜欢”的反应,“喜欢计量表”从“不喜欢”转到“喜欢”需要多一点时间。
原因二:负面偏好。在自然界中,动物对威胁及讨厌的事物的反应要比对机会及喜欢的事物的反应更快,更强烈。这个很好理解,就比如,一条鱼可以对食物的敏感度稍微弱一些,以为饿一顿也不会死。但如果对危险靠近的敏感度不够,那很可能就会一命呜呼了。以上被称为“负面偏好”原则,“负面偏好”原则同样适用于人类心理。
我们捡到100元的快乐远远比不上丢失100元的痛苦。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心理总算是倾向于悲观,而且我们总是主动寻找坏的可能性并且作出反应。
原因三:强大的遗传基因。
了解到造成我们不幸福的原因,我们也希望能通过某些方式调整自己的状态,有三个方法供我们参考:
方法一,冥想。
方法二,认知疗法。
方法三,药物。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冥想几乎没有门槛,自我就可以修行。也是大家比较普遍接纳的方式。而认知疗法,则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介入。药物治疗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是不建议使用的。
说回冥想,很多传统的宗教都宣扬冥想的力量,冥想引导我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想,专注凝神,看似很简单,但实际需要极大的耐心。
以上就是本书的第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人的心理运作,帮助我们了解自我。后面一部分则是跳出自我,介绍我们作为个体与他人如何相处。
我们与他人相处时有两个主要的心理机制:互惠和自以为是。
我们需要互惠,人类作为超强的群居生物,需要分工合作,共同营造大规模社群。在我们的群居生活中,互惠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
“一报还一报”“语言交互”“互相模仿”以及“讨价还价”。
互惠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融入群体,增强与他人的连接,也使每一个个体可以应对更大的威胁。然而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尽然都是互利互惠这种积极向上的调调。还有另一种旋律——“自以为是”,即虚伪。
人总是倾向于维护道德的表象而非真相。通俗的说法便是严于待人,宽以待己。我们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价,批判。真相,我们并不关心。另一方面,我们对自己总是有着超越真实的认知,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偏见。
回到我们探讨的话题“人与人如何相处呢?”
简单的方法便是“扬长避短”,多以互惠的心态相处,减少说教和评判,倾听他人的倾诉,共同促进和谐的关系。
最后,我们想要探讨的话题是,心理学到底带给我们什么。
很多心理学的书籍都会告诉我们,学习心理学的最终目标是找到幸福。这本书里,追求幸福也就意味着骑象人与大象和谐统一,目标一致。大象一路畅快地向前奔跑,而骑象人则是沉浸其中,搜寻问题与机会,协助大象顺利前行。
幸福其实并不复杂,幸福是一种感受,我们的需求被满足的感受。饥饿时候的美食,困乏时候的枕头,都是我们幸福的来源。当基本的生存需求被满足,幸福感的激发就需要更高层次的刺激,比如为了目标努力奋斗的期待和喜悦,为了理想而付出汗水的淋漓酣畅。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当人满足的低层次需求,就会追求更高层次需求。学习心理学追求幸福的过程可以理解为逐渐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过程。最终,我们会思考,人生意义如何,我们怎样度过?在我看来,当我们一步一步找到幸福,就是控制“兽性”追求“神性”,大部分人处在“人性”阶段。“神性”让我们更加趋于“完美”。
愿你我日益“神圣”,最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