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原创分享第143天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极其经典的台词: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影片中有一个配角叫老布,
他在肖申克监狱被关了整整50年。
刑满释放后,他被安排到超市工作。
按理说,他应该万分高兴才对,
但老布却终日抑郁——外面陌生的世界让他感到惶恐。
甚至不打报告,连尿也屙不出。
最后,他将自己吊死在房梁上。
很显然,50年的监狱生涯老布已经被体制化了。他离不开监狱给予他的固定的按部就班的生活模式。
《心理访谈》栏目讲到一个故事。一对夫妻,女的是个医生,完美主义主义者,做事一丝不苟。凡事事必躬亲,老认为丈夫做不好,什么都不让丈夫做。结果造成丈夫患上选择恐惧症。外出旅游看到琳琅满目的冰糕头晕眼花,无从选择,没办法只好一个口味买一个,一起四个人就买了四兜的量,令人哭笑不得。
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实际确实这样。现实中,习惯了被父母照顾的孩子十几岁还不会剥鸡蛋,不会整理房间,上学丢三落四等等,就是因为这些孩子被父母体制化了。一旦离开父母创造的舒适区后,没有了依赖,遇事无所适从就在所难免。
细思之,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都在辛辛苦苦为孩子建造一所温暖舒服的监狱,让孩子在自己构建的体制里生活。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