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5 ——为爱读书,幸福共长
《“新”教育,“新”理解》
——《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摘抄
我们中国的教育,倘若忽而学日本,忽而学德国,忽而学法国、美国,那是终究是无所适从。所以新字的第一个意义要“自新”。
今日新的事,到了明日未必新;明日新的事,到了后日又未必新。即如洗澡,一定要天天洗,才能天天干净。这就是日日新的道理。所以新字的第二个意义要“常新”。
又我们所讲的新,不单是属于形式的方面,还要有精神上的新。这样才算是内外一致,不偏不倚。所以新字的第三个意义要“全新”。
✍️感悟
有关“新”的拓展理解: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常新,自新,全新。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陶行知。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徐悲鸿。
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
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
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守望新教育》
陶行知先生把“新教育”的“新”释义为“自新”“常新”“全新”。这的三个“新”就现在来看,依然是我们新时代教育的导向和追求。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经典的,是具有穿越性的,过了100年仍然是“新”的。
是啊,教育和管理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学生在变,老师的方法和管理也应随之改变,陶老对我们怎么“变”,怎么“新”提出了具体要求——
邯郸学步不可取,要自我创新;
半途而废不可取,要坚持创新;
形式主义不可取,要精神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