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朝花成夕拾

别等“朝花”成“夕拾”

~在无常里拾起当下的芬芳

“等”字最可怕的地方:它消耗的从来不止是时间,更是藏在时间里的激情、勇气与机会。

它会悄悄把一个主动争取的人,变成被动观望的人——起初是“等不忙了就去旅行”,后来忙成了常态,旅行成了遥远的念想;

起初是“等下次见面就告白”,后来“下次”成了遥遥无期,那个人成了通讯录里再也不敢点开的名字。

就像那句词写的:“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年少时的向往之所以珍贵,从不是因为目标多宏大,而是因为那时的我们,有敢为一朵花驻足、敢为一个梦狂奔的热忱;

可“等”字像一剂慢性毒药,慢慢稀释了这份热忱,等到我们终于“准备好”,才发现自己早已没了出发的力气。

所以人们常说“人生输在一个等字上”,这背后藏着的,是对无常的漠视,更是对当下的辜负。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有怎样的风雨,就像我们永远无法预判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会打乱多少“等以后”的计划;

无法预料一次意外的变故,会让多少“等下次”的约定变成遗憾。

摄影师张望每年坚持完成"当月心愿清单",在肺癌晚期病床上整理影集时发现,最珍贵的不是获奖作品,而是三十岁那年突然启程去敦煌时,在沙丘上留下的歪斜脚印。

既然世事本就无常,最明智的活法,从来不是站在原地等待“完美时刻”,而是把每一个“此刻”都活成值得的时刻。

这并非要我们莽撞行事,而是要学会在“力所能及”里拥抱“即刻行动”。

18岁买不起的球鞋,不必等到30岁,攒够当月零花钱就去买一双基础款,那份靠自己努力实现小愿望的快乐,和限量款一样珍贵;

20岁去不了远方,就在周末骑着单车去郊外看一次日落,晚风拂过发梢时的自由,并不比海边的日出逊色。

“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