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分享:《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
作者:松浦弥太郎
25岁的年轻人还是“新人”,这是一段对未来感到惶恐不安、没有梦想、无论面对工作或是自己都很迷茫的时期。
作者与我们分享的三大要点:
一、主动关心别人,就能得到被别人赏识的机会,不要做那个被动的人;
二、金钱和时间的用处是逃避现实和投资自我,在人际交往中同样是需要寻找可以倾听和认同自己的人;
三,收入多寡与公不公平无关,而是与能带给多少人感动成正比,回头以全新的角度去审视一下自己的工作;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什么:
1.让自己从消极的社会小齿轮转变成积极的小齿轮,坚持不等于重复,“用心爱”很重要;
2.善用私人时间做好自我磨练和健康管理,人生好比马拉松,目的就是跑完全程;
3.不惧怕失败,面对问题取决于自己的反省和应对力,解决问题取决于对方,所有事情“正面思考”后都会转化成能量;
4.善于记录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或是记下今天最感动的事情,列举十大清单,去邂逅你真正想见的人,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绝对不是靠着“顺便”就能得到的,过程比什么都重要;
5.做每件事的步骤:
(1)先观察,取得各种情报;
(2)从观察的结果中学习;
(3)反复练习学到的东西;
(4)学会后,开始实践。
不要被胜负心束缚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进,也是为了自己轻松学习,享受成果做准备;
6.唯有洞悉事物的本质,深度探究喜欢的事物,培养自己成为专业人才,才能让自己越来越好;
7.过度依赖网络,会让自己失去求知欲与思考力,逐渐放下手中的手机,拿起身旁的书,或者看一看路边的风景,也许灵感就源自于你身边;
8.拒绝随意交友,而是每天去思考如何带给别人好的心情,积极开展新的人际关系,试着寻找愿意陪你一起思索问题,心怀真挚的朋友;
9.礼貌周到是保护自己的盔甲,越是微小的约定越要确定履行,信任感是在一点一滴中累积的;
10.孤独是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接收孤独并了解自己的前提下体谅别人建立友情,“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发声平台”,去遇见寻找与你思想有共鸣的朋友;
11.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看老电影,参观文艺展览或者听音乐,静下心来去品读真正喜欢的书籍,在这里推荐历史书籍,阅读历史能让我们发现,从古至今,人们重复做着相同的事情,像是欲望、成败等,在字里行间中,那个时代的故事也会影响我们的人生哲学;
12.给自己立一个五年的约定,去训练洞察各项事务的能力,训练自己的精神独立;
13.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思考每件事,人生永远无法成长,试着“假设”的观点去思考和行动,就能发现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14.管理个人资料,逐渐建立自我品牌,就像微博上的人气博主一样,学会塑造自己,那就需要记住必备的两点,一是初次见面的人马上就可以了解自己的个人资料,二是介绍自己近况的个人资料,且时常更新;
15.不要把消极的情绪挂在脸上,消极的词汇道在嘴边,慢慢的让自己变得积极乐观,做事情的成功率也会大大提升;
16.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忠于基本原则永远是最重要的,确立自我价值,时常自我革新;
在本书的211页到213页之间的一篇报道,深入我心,希望给面前的你也能带来启发: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的员工之间流传着一封电子邮件,那是前世界银行副总裁西水美惠子女士翻译的一篇文章。电子邮件的主旨是关于日本人如何面对震灾后的生活,文章题目是“从日本人身上学到的10件事“。其中选取了一些供人反思:
(1)威严 the dignity
有秩序地排队领水与粮食,没有人口出恶言、做出粗暴的行为;
(2)实力 the ability
令人惊讶的建筑设计力,大楼虽然剧烈摇晃,却没有坍塌;
(3)品格 the grace
大家只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会恶意囤积物资;
(4)良心 the conscience
瞬间停电后,正在排队结账的人立刻将手上的商品放回商品架,然后静静走出商店;
(5)秩序 the order
没有发生店铺抢劫的事件,在路上行驶的车子不会随意超车、按喇叭。大家很克制自己的情绪;
读一本书,慢慢读,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观点和启发,关于当年的日本核泄漏事件,当时的我们在社交网站上看到的最多的就是该事件会不会殃及到附近国民的生活,还有一些危言耸听的报道,现在把所有的东西结合起来一起联想,原来我们忽视了最值得去关注的东西,也是我们值得去借鉴的东西。
25岁的我们,迷茫又彷徨,不管现在的你正感受着什么,是工作上的无聊,生活的巨大压力,还是情感的失意、家庭的烦恼,你仍年轻,一切还来得及,这个时候,不要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让我们从现在起,共同学习和成长!
“一个人不管活到多少岁,都应该不断成长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