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才明白,那永远到不了的远方,是我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孩儿立誓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当年离开家乡时留给父亲的一首诗。本人年少轻狂,不敢与伟人同语,只是出于崇拜,也曾仿写一二,重新拿出来,权当博大家一笑。“新朝立志迎新岁,铁血男儿志四方。不恋门前一抔土,他乡不成誓不还。”
满怀激情与热血,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渴望,我踏出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与此同时,乡愁便在我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当提到这个词汇时,首先闯进脑袋的是一段儿时的记忆。我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九零后一代,现在有一个名词叫做“留守”,形容从小父母在外地打工,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一群孩子。之所以会出现专用名词,我想是因为这大概已经成为了一种独有的社会现象吧。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晚饭过后,抱着凉席跟着爷爷奶奶爬到平房顶上乘凉了。
那时我躺在凉席上,奶奶坐在旁边摇晃着蒲扇,时不时在我身上摇晃两下,驱赶着蚊虫。爷爷单独铺一张凉席,坐在另一旁,仰面望着头顶的星辰,指着东南方向最亮的两颗星,给我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
爷爷是怎么讲的已经记不大清了,依稀记得爷爷说南边偏东一点最亮的那颗是织女,织女左下方向不远的地方最亮的那颗是牛郎,牛郎两边对称的两颗不怎么亮的是他们的一对儿女,牛郎和织女之间那一条不是很亮的带状星群则是天河。
织女本是天上的仙女,因为到人间玩耍遇到了牛郎,两个人一见钟情,在一起生活的很快乐,不久便有了两个孩子。后来织女下凡的事情被王母知道了,王母命天神下凡捉拿织女回天,刚好这天牛郎不在家。
牛郎虽不在家,但是他家里有一头老牛,织女被抓回天的事情它尽看在眼底。牛郎回家后发现织女不在家,两个孩子哇哇大哭,正不解发生了什么事情时,老牛竟然开口说了人话。老牛将织女的事情原原委委地告诉了牛郎。它还告诉牛郎,它本是不能开口的,一旦开了口也就活不成了,等它死后,要将自己的肉和骨头埋好,牛皮和牛角留下,摊开牛皮骑在上面,牛皮自会带着他们去找织女。
牛郎照着老牛说的做了,他找来扁担,两头挑着两个孩子,骑在牛皮上时牛皮竟然带着他们飞了起来。不久牛郎就赶上了织女,王母看牛郎快要赶上时,拔下头上的凤钗,在牛郎和织女之间一划,一道天河顿然出现挡住了牛郎的去路。后来王母感念牛郎和织女真心相爱,准许他们每年的七月七日相见一面。据说在七月七日这天,看不到一只喜鹊,是因为它们都忙着去给牛郎和织女架桥去了,而且每年的七月七日都是雨天,那是织女见到牛郎时喜极而泣的眼泪化成的。
我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平时喜欢唠叨的奶奶此时一句话也没说,静静的摇晃着手里的蒲扇,静静地听爷爷讲着,就好像是第一次听爷爷讲这个故事一样。
爷爷并不识字,却知道很多很多的故事,古代历史的,近代历史的,还有关于他小时候的……或许是爷爷的爷爷告诉他的吧。我那时总是听得如痴如醉,不停地问爷爷问题:王母为什么不让牛郎和织女在一起?老牛为什么会开口说话?老牛死后牛皮为什么会飞?等等。爷爷也总是不厌其烦的一个一个回答着。虽然爷爷的回答和后来教科书上的并不一样,但他的回答也总能自成一体。我想这可能也是一些文化差异造成的吧,细节上可能不太一样,但终究还是大同小异。
回想起来,那应该是我关于童年最快乐的一段记忆了。听完牛郎织女的故事,我望着夜晚的星空愣神,想象那个神奇的地方。如今爷爷奶奶都还健在,平房还是原来的平房,倘若某个夏天我回家过上些时日,还会有当初的那份快乐吗?
关于故乡的另一段回忆,也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在乡下,每几个村子之间都会有一个集市,每隔几天便循环一次,一般选在宽点的主干道上,我们称其为“逢集”。在我小时候,超市还少的可怜,确切的说只能算作小商店,根本称不上是超市,所以大家买东西还都是要到集市上去的,不仅种类齐全,蔬果新鲜,而且还价格实惠,特别的热闹。我们称去集市为“赶集”。
小时候家里很穷,奶奶又比较节俭,每当逢集的时候,奶奶总是要等到集市快散去的时候再去。因为在集市散去之前,有很多被人挑选剩下的东西都会特价处理,尤其是坏了的水果,比如苹果。虽然坏掉了,哪怕是烂了大半个,挖掉烂了的部分清洗干净还是可以吃的,丝毫不会影响味道,因为我就吃过。
集市接近尾声,水果摊旁地上的纸箱子里,一堆堆腐烂的水果静静的等待着,等待有人将它们带回家。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包括我奶奶在内的一群上了年纪的老头儿老太太。因为完好的水果太贵,他们舍不得花钱,就会等到集市结束,水果摊主收摊回家之前,花上一两元钱将这部分无人问津的烂果打包带走,这已经成为了水果摊主与老人们的一种默契。
摊主都是附近邻村的,不会太远,同一个集市,摆摊的位置也都是固定的,长此以往,大家也就都熟悉了。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认识的人则会更多。有些摊主觉得奶奶人比较和气,又同情她年纪那么大带着孙子很不容易,所以也都不愿意向奶奶多拿钱,往往大半箱的烂果才一两块钱,足足有十多斤的样子。
回到家之后,我和奶奶便会准备上一大盆水,将烂了的苹果倒进盆里,然后一个一个挖掉烂肉,清洗干净了放进爷爷编制的大篮子里。我和奶奶一人一个小板凳对面围坐在水井旁边的大水盆旁,一边清洗一边往嘴里塞,遇到软一点面一些的奶奶便会先让我拿几个给爷爷送去。我们洗着,我们说着,我们吃着,等洗好了我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挺着圆圆的小肚子将框里清洗好的苹果选一个高处晾晒起来。如今想想,那是我记忆中吃到的最美味的苹果了。
如今我已经长大,大学也已经毕业快三年了。三年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摸爬滚打在这个社会上,辗转在大城市之间,依旧走了太多的弯路,体会了太多的辛酸。
无数个夜晚,我多么想暂时的停下脚步,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听爷爷再讲一遍牛郎织女的故事,陪奶奶再赶一次集,吃奶奶收市买来的苹果!可是我不能,作为家里唯一的大学生,我现在连养活自己都还是问题,拿什么去孝敬我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无数个夜晚,我多么想暂时停下脚步,简简单单陪陪爷爷奶奶,哪怕什么都不做,静静的陪在他们身边也好,也会觉得很安心。可是我不能,一旦回去,他们就会发现我过得并不是很好,我怎能忍心让已经年近九旬的爷爷奶奶再为我担心!
回不去的故乡,到不了的童年,或许,我只有在心里默默祈祷。祈求爷爷奶奶他们健健康康,祈求他们的孙子能够早点出息,早点扛起责任,好好孝敬他们,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祈求他们的孙儿在时间这场比赛中不至于输的太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