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好像都没有人教过我怎么问问题,倒是最近这一两年,我开始发现,在生活情境中,特别需要一个好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方式。
知道《学会提问》这本书也是偶然,据说看这本书能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我就上网买了。哪知道这本书躺在我家大半年,我还没有看完。最近又想翻阅,就开始有意识的做点笔记顺便思考下在生活中该怎么使用里面提出的思考方式。
刚开始看,我就想慢慢吸收学习,所以先摘录一点实用的关键知识点。我之前也没做过读书笔记,看过的书看完就基本忘光了,好可惜。读书笔记,说做就开始做,走起。
首先,本书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它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①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②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③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书的目标是激发读者这3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我很期待自己的变化。
在生活中,人们通常对于知识的获取,有两种思维处理方式,分别是“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前者是被动的接受一切信息,不需要怎么动脑子,但是却有着致命的弱点“对于纷至沓来的信息,它提供不了任何方法”,所以最容易读者造成对一切都深信不疑。后者是有选择的相信一切信息,因为读者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吸收信息的过程中,是通过和知识展开互动而有所取舍,是有选择的相信和找到合理的看法和观点的过程。这两个概念明晰之后,我努力学习的方向就有了变化。我不要做生活中被信息控制的人。
我们能否找到确定无疑的答案常取决于困扰着我们的问题的类型。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通常能找到“正确答案”。而问题一旦涉及人类的行为和这些行为的意义,情况就会变得复杂。很多问题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在解答方法上大家的意见出现严重的分歧。我一直都很佩服参加过辩论会的人,他们各自的立场,还有他们说出的观点,在一定情境下,显得那么正确。看他们说话,有时候不亚于看一场艺术表演。
今天的读书笔记就先做到这里,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