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奶奶,为啥小时候要故意把我脑壳睡成扁的呀,现在大家都喜欢圆脑壳嘛拍照片也好看嘛
奶奶说,后面凸出一截又有什么好看的咯
我哭笑不得
对啊,你问我,后面凸出一截有什么好看?圆脑袋又有什么好看?理由是什么?
白皮肤为什么比黄皮肤和黑皮肤更好看?大眼睛为什么比小眼睛更好看?
你可能给出一些答案,白皮肤看上去更养尊处优,大眼睛看上去更有神,可是白皮肤为什么不能是病态和不健康(就比如那么多的滤镜下的白人肤色),大眼睛为什么不能是像鱼一样,鱼,腥臭,呆板(同样鱼也可以是鲜美,多汁)
我问出为什么,因为这些东西都是被人为定性的。我们推崇审美多元,目的是解放更多被单一审美折磨和绑架的人。
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丑人。我不算那种很容貌焦虑的人,但是确实也不大自信,因为长相和主流审美实在差太远,我几乎是照着主流审美反着长的。
但是,等我年纪一大,接触到了非主流审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是美的,我的方下颌上挑眼尾是欧美人追捧的,亚逼和朋克奇奇怪怪的服饰和妆容真的深得我心。谢谢,多元审美,谢谢小众圈子,亚逼,欧美妆,姨太风格让我找到自信
但是我也感觉到了,审美这个东西,除了基因本能的东西会让你喜欢年轻强壮具有较强生存能力和繁衍能力的那些特性,其实其他的部分都是千差万别。
你的审美又由哪些构成?他人公认的标准,你个人的偏好,你的环境提供的信息,还有,和你自己的特性相似的信息。
比如说一个特别特别矮的人,ta会对特别特别高的人有种很陌生的感觉,一个眼睛特别小的人,对眼睛特别大(跨越人种式的)的这个外貌信息也会觉得很特别。
所以说我们第一次见到外国人,第一感觉都是,怎么他们都长得差不多啊。
没错,对于一种不同的长相,不同的外貌,我们的第一感觉是:陌生。
可是为什么谈到黑人黄人,大部分的人都会觉得白人更好看?不要给我讲什么黑人黄人也有“好看的”比如那个谁谁谁(这还用你来说),你就想是不是大部分的人都会这么觉得。
这样真的能一下就很直观地感受到,世界就是以西方审美为标准的。任你怎么说眯眯眼也可以很美,怎么样的眯眯眼(比如荷里寒、商参还是参商)才是好看的眯眯眼。
大家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审美是怎样被西化的,我甚至反反复复讲反反复复举例但是很多人就是不理解。
换句话来说,美丑根本就没有标准。可是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能体会到这句话。
见到与ta认知当中不同的事物,差异较大会让ta几乎是本能地产生恶心和回避。
当我们在谈论美丑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其实我们是在把脑袋里的一张标准脸拎出来和靶标脸进行对比:这张脸很有可能是范冰冰杨幂刘亦菲刘诗诗迪丽热巴的结合,方圆易梦玲迅猛龙阿尔忒弥斯美伢的结合,梁朝伟金城武黎明陈冠希郭富城的结合,蔡徐坤(男网红小鲜肉我不怎么认识举不出例子)的结合
然后现代信息世界给你呈现的陌生外貌特征,这种陌生的特征,被大众定义为美。你能辩驳其中有多少被西方审美渗透的成分吗?
这是林志颖和金城武参加早期综艺的视频截图,实实在在的原相机。
我们主要关注观众的肤色和长相,其实他们都和我们现实中普通人长相很接近很还原。
视频和图片资料真的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可以看见一个时代的变迁。
一个人的审美水平也很能体现这个人的素养。你的审美能回答包含且不限的以下问题:你是什么样子的;你的见闻是什么样的;你的喜欢是什么;你的美学水平是如何,等等。
回到前面,世界有了各色各样,人才能批判美丑,但是记住一点,和你不一样的不代表丑,你也不代表美。美没有它的天然价值。
记住你的最本能反应,见到差异,你的第一反应应当是,陌生。
不过如果真的明白这一点,就没人会去满含恶意抨击别人的外貌了。
很多人不能理解小眼睛眯眯眼也可以是美的。这就是没有跳出西方审美,你有没有意识到,美不是天然的,动物的基因本能只能让你察觉到异性的生殖能力强,更好繁衍优质后代,而人类社会谈论的美,完完全全是与物质挂钩,后天的,人为建立的,可修改更改,意识形态的。
我们要去理解眯眯眼,想出一个适合中国人的审美方案,建立我们自己的审美体系。为什么说一定要跳出西方审美,你看看那些p图整容化妆方法,西方审美是对其他种族人民的一种折磨。
要有那一天,中国人能对自己的原生脸蛋自信起来,才能省下这么多的无用功,更多的时间投入社会建设与发展。
还有,中国人在这么些年的西方审美渗透下已经大变样了,越长越奇怪,好像是基因的。具体是什么样没有调研我也不清楚,只是一种感觉。但这年头网络社交媒体上实在难看到一张中国人原生脸蛋的照片,我对这些,都有些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