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曾说:大多数人对吃苦的含义可能理解得太肤浅。穷,并不是吃苦。穷就是穷,吃苦不是忍受贫穷的能力。
吃苦容易被狭隘化理解,比如把一块钱掰成两半花是吃苦,在烈日寒冬下煎熬是吃苦。但这样的苦,是一种自我消耗。
真正的吃苦,应该是收获,是重塑。能乐在其中,嚼尽其味,换来的将是命运的馈赠。脑力的苦,之前看《思考,快与慢》,书里有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你所谓的勤奋,不过是重复且长时间的无尽忙碌,只要条件具备,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难的是思考,没有思考,你的小说就没有灵魂;没有思考,你的勤奋就没有意义。
一个囿于机械劳作而懒于思考的人,注定会陷入平庸的困境。《认知突围》中,有一张“思考-收益”曲线。一开始,一个人在思考上花费的时间,不会带来明显的收益,甚至在积累速度方面,慢于直接行动。
但随着思考时间持续增加,他终将获得蜕变式的成长。人性都贪图安逸,没有谁喜欢给自己增设难关。但吃够了思考的苦,你的认知窠臼才会一次次被打破。
自律的苦,路虽远,行必至。也许坚持很难,却能抵达山巅;放弃容易,却永远在山底徘徊。
有人曾问齐白石,画画秘诀是什么?他答道:“要每日作画,不叫一日闲过。”他曾在诗中形象地描述自己的画画日子。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
齐白石“画虾几十年始得其神”,跟他每天坚持花气力、下苦功钻研是分不开的。我们现在的样子,是由我们过去的每一天所塑造的。路要一步步咬牙走下去,苦要一口口咽下去,抽筋扒皮才能脱胎换骨。
孤独的苦,杨振宁形容爱因斯坦时,用了一个词语:孤持。虽然孤独,但坚持如此。通往远方的路需要独行,一个人的出众,都是从孤独开始的。一年养成匠人基本习惯,三年把师傅所传技艺融会贯通,四年跟师傅学习品行。
而那些不必要的社交,没有用的应酬,一律严格禁止。迄今为止,这所学校培养出50多位技艺卓越的木工大师,活跃于全球各个国家。
那些独处的时光,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敢于离群索居者,往往是强者。因为他们明白,承受住破茧成蝶过程中的孤寂,才有一飞冲天的力量。
尊严的苦,面子都是给狗吃的,你越把面子当回事,生活越不把你当回事。工作中,多少人仗着辈分高,不愿弯腰学习,不可避免地落于人后。
多少人自恃学历高,不肯俯身从底层干起,只能卡在阶层缝隙中。可这些伪自尊,不过是自缚的枷锁。经历千人弃的落魄,方迎来万人捧的辉煌。
没有谁一出场就光彩夺目,从台下到台上,从冷板凳到聚光灯下,那些璀璨的背后尽是别人的轻视和世间的苍凉。
王小波曾毫不客气地戳穿吃苦的假象:人是一种会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
层次低的人以为穷就是苦,以吃这种苦为勋章。但有出息的人,远离无意义的苦,只吃有价值的苦。因为后者藏着改变命运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