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
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而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山月记》
是不是所有人在面对生活的十字路口做抉择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呢?
至少我有时候真的会这样挣扎...
有的时候前一秒还踌躇满志,信心满满,
后一秒就全部推翻,觉得自己不可能成功,
一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一边又会觉得不甘心就这样平庸就这样认输;
可事后想想又和当时的感受不尽相同;
我就是在这样的挣扎中不断的选择,又不断的成长;
小时候拼尽全力也要争取选择权,
努力的证明自己是可以做主的大人;
可是长大了就会意识到:
做决定这件事才是成年人所要面对的最可怕的任务;
在成长的洪流中我们接收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真实的、善意的、虚伪的....
后来我们渐渐学会了、也习惯了戴上头盔、护具、有色眼镜等等防御工具
去看待身边的人或事;
看待这个世界的一切;
来换取那微乎其微的所谓的"内心安全感";
《小王子》说过:
“所有人大人曾经都是孩子啊,可惜只有少数人记得这件事情!”
是啊、小孩子的纯净与善良才是最宝贵的、不是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才一点点的开始理解了那句话:
客观存在的事物并无好坏,
主使它好坏的是我们的主观意识;
如果自身的主观意识发生了变化,
经历同样的事情就会有不同的心境和解读;
就这一点其实早在很久以前,
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阿德勒就说过:
“一个人如果不想出门,
ta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
所以才制造出各样的情绪来实现这一目的,
所以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客观),
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主观);”
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这些经历有可能是“正面的”、“负面的”、
亦或是“温暖的”“恶意的”“真诚的”“虚伪的”....
可定义这些经历为它们贴上情绪标签的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啊!
就像《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到的那样:
“同一口深井水,井水的温度常年恒温在18度,
这是一个客观数字,无论谁测都一样,
但是“夏天”喝到的井水是倍感凉爽的,
“冬天”饮用就感觉温润;
温度依然是18度,
可是夏天和冬天的感受却完全不同;”
写到这里好像看到了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种种缩影;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会不会也有所觉察?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当下的经历带给你的是不好的情绪,
那么不妨改变一下自己当下的主观意识:
“对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对不可控的事情保持乐观,
做我们觉得对的事,然后接受它的不完美以及事与愿违“
生活中多与自己和解、或许会有新的感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