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回了趟老家,刚好妈妈煮好了黄豆准备做西瓜酱。说起来,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吃过妈妈亲手做的西瓜酱了,所以临走前妈妈特意给我装了满满的一坛。
然而,这坛酱并没有完全做好,妈妈嘱咐我还需要换个大一点的坛子,还需要往酱里再加入一些西瓜。
上周末终于得空,花了35大洋买回来半个西瓜,开始对这坛酱进行二次加工。首先换一个大的容器,加上西瓜搅拌均匀,再加一两白酒,封存等待。期间我还打电话咨询妈妈关于做酱的一些细节。
我满怀期待能够吃上一口刚做好的西瓜酱,可令我没想到的是,这坛酱经过一个礼拜的发酵,竟然发酸了。我不知道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或许是西瓜加多了,也或许是盐放少了,总之前期妈妈辛辛苦苦做的这坛酱算是废了。
我心中郁闷,浪费了食材和功夫不说,最主要的是没有尝到妈妈的爱。
小时候,物质条件并不丰富,我们一家人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每年到了夏天,妈妈总要做上一大坛西瓜酱,够我们全家吃上一整年的。尤其是到了冬天,新鲜蔬菜不宜得,妈妈每天做早饭的时候,总会蒸上一小碗西瓜酱,放上葱花和香油,吃起来香喷喷的,非常下饭。读高中的时候,我还把妈妈做的西瓜酱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长大后,常年在外工作,已经很多年吃不到这种原始的家乡美味了。加上最近几年,老家不常有人居住,妈妈也很少做西瓜酱了。所以,这次妈妈给我的这坛西瓜酱有些限量版的意味。
一坛酱,承载了太多的回忆。走出半生,仍然记得那种唇齿留香的味道。
因为那不仅是酱的味道,还是家的味道,更是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