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写作小感

这两天收到一些读者反馈,说我写的小说读来有些悲凉。知名公益人陈行甲不是说过一句话吗,大概意思,现实有时候往往比小说还荒诞百倍、千倍。其实我自己回看时,又何尝不是一种沉重的心情呢?

    诚然,每个人的生命里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些苦难。可重要的是,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些苦难,这也便是我为什么取名《张二水:幸与不幸》这一名字。    某种程度上说,张二水的童年确实不幸,经历过家庭暴力的阴影,但他却又是“幸运”的。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家人给了他最无私的爱,比如母亲的迁就与包容。正因为体会过不易,他更为敏感,感知幸福的能力相对来说更强。    我常和我的盲人朋友袁永成聊起生命、文学这些话题,他总能在不经意间给我很多鼓励、感动、启发。此刻,轻松一下心情,分享一篇他写母亲的文章。文字里满是温暖、温馨,特别打动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感受这份美好和力量。  《母亲的微笑》  母亲那甜甜的笑如同涓涓溪流缓缓融入我的心田,母亲的笑容又像缕缕春风不时的吹拂着我心灵上的尘埃。母亲啊,母亲,您的微笑总在我们最无助最无奈时而给予,身为您的儿子我们感到无比庆幸,正是有了您博大无私的爱,我们才会有坚定的信念去执着奋进。       我的母亲是上个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人生的风霜雨雪使她受尽了莫大的苦痛,可是她为了给我们这些成长道路上的孩子们编织一个快乐的万花筒,母亲将所有的委屈和泪水掩埋,流露的却是清澈如水的笑容。      回眸往事,随手翻阅记忆的“书本”,我与母亲间的故事如同一首首爱的赞歌,时时在我的耳边萦绕。多少个农忙的日子,当满天的星光还在闪烁之时,当我们哥仨依然沉浸于梦乡时,您和爸爸便踏着金色的余辉匆匆赶往田地,干着那些极其繁重而又琐碎的庄稼活。从早到晚您就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每每抚摸着您那双长满老茧,指甲已变了形的双手时,我的心总是纠结的痛,可是您的脸上依旧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记得那时候,我们哥仨都在上学,又加之我是在盲校读书,高昂的学费使得这个小小的家变得更拮据了。当时父亲的身体欠佳,农活的诸多部分是由您一人用瘦弱的肩膀承担着。起早贪黑拼命地干着,寒风中、烈日下、雨雾里,在家乡贫瘠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您忙碌的身影,那么单薄,那样顽强。您只有一个念头:“我没有什么文化,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我所在的班级有几位同学因家境贫寒中途退学了,曾也有些家长奉劝您:“家里如此窘迫,干脆也别让孩子念了,一个盲人即便上完学也是求职无门。”您听完只是淡淡一笑。      每逢放假,我从学校回来,您总是像个孩子似地问这问那,比如,在学校吃的怎么样?又学到什么了?……我也会滔滔不绝地把学校的趣事讲给您听,您听着听着脸上就流露出喜悦之情。渐渐地,我们心里种下了一粒“勤”的种子,在母爱的滋养下不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我们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小弟大学毕业后顺利地找到颇为满意的工作;我从张家口特校的职业中专班毕业也被安排至一家按摩中心上班;大哥虽文化不高,但凭借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小学结业后很快和一位师父学就了一手过硬的厨艺,成为当地多家饭店的“抢手货”。您很是欣慰。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我的生命之舟刚刚扬帆起航,缓缓向着理想的彼岸靠近时,突然有一天船遭风浪一度倾斜了,因为我的听力再也不像往日那样敏锐了。父母带着我四处求医,结果家里债台高筑,可是我的耳疾依然无望。当我最后一次踏进北京协和医院时,医生很郑重地告诫我:“神经性耳聋无法治疗”,您当即紧紧握着老专家的手哽咽地说:“医生,您再想想法子吧,我的孩子已失去了光明,不能再没有听力呀!”说完您就泣不成声了。那一幕,刻骨铭心。      回到家中,小弟凑到我耳边轻声告诉我妈妈的头发又白了不少。我的心猛地一颤,想起了史铁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孩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我深感惭愧,为了您我得好好活。在您的一再建议下,我鼓起勇气给县里的王副书记写了一封求助信。在信中,我把我的家境以及想通过助听器来提高听力的需求说了,王书记收到信后高度重视,在他亲切关怀和帮助下我很快就配上了两只高分贝的助听器,那一刻我和您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听说盲人也能使用手机上网、听电子书、发信息,妈妈就让小弟去买,并手把手地教会我怎样操作。双耳戴上助听器,手里拿着“会说话”的手机,我的世界重新又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因为心中存有许多感慨万千的事情,想以文字的形式同他人一起分享,于是我便在弟弟的协助下开始写作投稿,庆幸的是我写的一篇《记一次难忘的运动会》在中国盲协举办的征文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当荣誉证书发下来,您拿着它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一边看证书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的一生中其实遇到的每个困难都是上帝对你进行的一场考试,在整个生命里终究要经历无数次各种各样的考试。只要你有一个乐观向上的性格,有一种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精神,自己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闻听此言我顿悟:母亲的微笑不正是为塑造坚强的灵魂而流露出来的吗!      “小草对雨露,阳光接万物”,母亲的微笑就像一缕缕温暖的阳光照进我们的心房,它不仅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垫脚石”,更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     本文作者:袁永成,中国盲协文学艺术委员会会员。    注:本文发表于2016年,第9期。《盲人月刊》


作者简介:余政兴,青年作者,发表文章数十篇。关注我,和你一起共同成长,努力和突破,成就更好的自己。

喜欢作者,请点赞❤️、转发、分享,感谢留言建言、建议,你的认可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害怕死亡,更害怕死亡面前的放弃。 ——江晚舟 这是江晚舟的第81篇原创文章 这个世界充满着未知的暴风雨, 痛苦、...
    江晚舟阅读 3,630评论 0 0
  • 凌晨两点一刻。 直到街角的最后一盏路灯也暗了下来,我才轻推开临街的玻璃门。此时已近九月,夜里的风已初现出秋风微凉的...
    猫小北阅读 2,812评论 0 4
  • 我经营一家二十四小时便利店,它坐落于第七大道上,立交桥下的第五个的店铺,小小的木屋,样子很漂亮。我买了一块塑料板,...
    怪物不二阅读 4,183评论 8 24
  • 1 玻璃幕墙外的悬浮广告屏在暮色中亮起第七种蓝,林夏工位隔断上贴着的莫奈《睡莲》泛起一层冷光。她缩了缩被中央空调吹...
    饭团殿下阅读 1,300评论 0 3
  • 我知道这个世界的存在。 虽然有时在街角、在人海会与这个世界的人擦肩而过,可除了再回首的一眼好奇,我对他们真的一点也...
    若素_阅读 3,47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