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识
第六次作业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制药2102班苗轩瑞
指导老师:张淑娟
阶段复盘报告
1. 我学习的亮点和不足是什么?(作答要求:先写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找出超出预期的地方,即为亮点;找出低于预期的地方,即为不足)
学习目标:解决自己对“常立志”执念,让自己去“立长志”。清楚的认识到立志的真正意义并能付诸行动。即解决课上的“做不久”问题。
亮点:毅力提升,不放弃自己的长志;不要遇到什么就常立志。(我的长志如一定要上研究生)
不足:1.在自问自答环节,想着想着就从“做不久”问题,想到“能否做成”这个问题上,但这对于前一个问题已经失败了。2.在写作业时总是很快有一个思路去写,但如果没写完下次续写就会有其它思路。导致写着写着又把前面的删了改成后面的。实际上两种思路并没有高低差距。
2.我的亮点和不足是如何产生的?(作答要求:亮点产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不足产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可从老师、同学的角度阐述客观原因)
亮点:主观上因为我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但没想去发现。客观上了张老师这节课后,我对自己的问题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也知道我能获得什么东西。从而得到了这个亮点。
不足:主观
在生活上,就如平常穿衣服,当我有一件新衣服时我就会一直去穿它,直到下一件新衣服的到来,以前的衣服我有时甚至忘了那是我的。就如最近在床底找到的一件我以前的衣服,我以为是舍友的结果发生了一个乌龙事件。
在学习上也是总是会了后面忘了前面。且只想学刚学的部分,不想复习以前的。因为我学习的依据存在问题,以前的我学习的依据是什么能给我带来新鲜感就学什么,上完这节课后我意识到这并不合适,要根据学习的规律去学习,根据记忆曲线去加强记忆。
客观上具体体现在上学期的高数期末考试,在一道我不是很确定的大题上,我一开始凭借着自己的第一印象做出了正确的结果,但由于不是很确定我又用其它思路做出了一个错误答案。当面临着两种答案我选择了后者。我的原因竟然只是它是后想出来的,多用了些时间所以选它。
通过张老师的教导,我明白我是属于十六个模块里学后反思阶段“做不久”环节出现了问题。
3. 我从中学到了什么经验?(作答要求:需要传承的做法/想法,需要改进的做法/想法,需要停止的做法/想法)
我从中将毅力得到了提升,不会再像墙头草一样东倒西歪。需要将毅力坚持下去,刚好也是毅力的另一种增强。对于喜欢更换想法这点去改进成先将前一种想法确定为错误后,再去进行下一个新想法。停止一个想法做一会就换这种做法。
需要传承以他人为镜的提升自我。身为社会中的人,身边一定有各式各样的人,需要把以人为镜变成一种习惯,让它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
需要停止自己拖延的做法,改进更高效地“欺骗”拖延的想法。
4.我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作答要求:建议根据SMART原则来制定)
具体的:每天坚持在上完最后一节课后去亚青操场跑步四公里,先跑七天给自己一个反馈,再延长至一个月,再延长到一个学期。(在假期里可以放松几天毕竟人不是机器也是需要偷偷闲的)。
每天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批判性思考如在和室友发生矛盾时批判性思考我有哪里有问题我哪里是正确的,也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迅速解决这个矛盾。
就像最近我宿舍发生的打水事件,由于舍友把水壶打碎导致我们其他人也没水喝。我们就让他在新水壶到了后帮我们打几天水,(新水壶是我们宿舍公款买的)不久后水壶又被他打坏了,这次我们让他自己买并帮我们打几天水。他不同意了他感觉自己出钱又出力很亏,确实当自己出钱又出力的为别人办事的时候心里会很憋屈,也能理解,但连续犯了两次错误,并且损害了我们其他人的利益。按理这个方法并没什么问题,经过一次宿舍商谈会后,他也是从心里接受了这个处理方法。我们也少让他帮我们打水了。
可测量的:根据自己坚持的天数,批判性思考的事情数。
可达到的:保持健康的身体,第一因为自己的睡眠质量不太好,再者由于白天课程比较多学了一天脑子已经疲惫了,身体给我一种反馈,告诉我应该休息了,于是就会懈怠,放弃去跑步的想法,所以还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关的;运用到别的学科上,让上次高数的惨剧不再发生。
时间的:在我规定的时间去完成,如果只是说说那不仅毫无意义,还浪费了我费那么大劲去规划它的时间和注意力。这个课程学习的影响是一生的不能课程结束就直接放纵自己。
问题:
1.我学到了什么?
2.我会有啥改变?
3.我该继续做什么?
4.我该停止做什么?
5.我该开始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