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万华岩风景名胜区
郴州市万华岩风景名胜区位于市中心西南方12公里万华岩镇坦山村,坐落在群山环绕、层层梯田、错落农舍的大石河畔。万华岩是一处规模宏大至今仍在发育的地下河溶洞,属我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成为以自然风光著称的风景旅游度假胜地。
中文名称
郴州市万华岩风景名胜区
地理位置
郴州市
开发时间
1978年
属性
省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概述
郴州市万华岩风景名胜区[1],于1978年开发,1990年列入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当选“全国风景溶洞联谊会”团体会员单位,1998年当选湖南省风景名胜区常务理事单位,2000年10月当选国际风景溶洞协会(ISCA)的成员单位(国内仅有7家)。
景区资源
万华岩(坦山)以大型地下河溶洞为景区主要景点,主洞已探明9公里多,地下河已知总长8公里多,现在开放的主洞长2245米,3个进出口,12个迷离怪异的大厅,23个景点,支洞在主洞1430米处,洞内石景别致,洞中三大瀑布神秘莫测,令人神往,洞内一般宽度在15~20米,最宽处110米,高度一般在10~20米左右,最高处30米,地下河贯穿始终,空气清新流畅,四季温度稳定在19℃左右。溶洞景观鬼斧神工,洞中有洞、洞连洞、洞穿洞,处处晶莹剔透。两壁钟乳石,若飞禽走兽,似万树千花,凡尘不染,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像石狮、石鹤、石树、石花、石钟、石幔、石田,有的象“水底龙宫”;有的似“瑶池果树”、“鲲鹏展翅”、“巨蟒捕食”,有的则如“观音坐莲”、“玉女垂帏”,可谓奇景纷呈。岩溶精品,要数堪称世界奇宝的“水下晶锥”。盖世绝景则是2000年10月发现的“石蛋生笋”,目前世界上属首次发现,不可估量的价值正在考察之中。1998年3月中美联合溶岩考察队一行12人来万华岩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后,赠锦旗一面,赞美万华岩颇高的岩溶科研、旅游观光、洞穴探险价值。
万华岩的洞穴考察、旅游历史最早发现于宋朝。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诗词题刻、游记。北宋时著名诗人阮阅到此一游后曾写下《坦山岩》一诗,“空山夜雨鬼神愁,怪石层岩虎豹忧。鸟道不通车马到,只供衲子羽人游”。此诗将溶洞特征,历史传说,水色山光,岩洞惊、奇、险、秀都融入其中。从南宋到民国,不少文人学士撰文刻碑颂赞万华岩。经漫长岁月的风霜洗礼,至今尚存文物数件:南宋张轼、李朴,隋朝郡守杨昌子题书“万华岩”,台湾著名书法家陈峰书“亘古之观”;洞口左侧刻有南宋赵不退的《坦山岩劝农记》石碑,立于公元1148年,记叙了务农重谷乃天下之本。碑高3米,宽2.7米,厚1米,至今字迹清晰,完整无缺,该碑系农耕史上第一碑;洞口左上方《万华坦山岩叙》,该碑立于咸丰十年,碑高1.5米,宽1米,厚0.3米,记叙了太平军攻入郴州和退出郴州的时间、地点,太平军留下三处城墙依稀可见,是太平天国军活动旧址之一。洞口石壁、顶壁各有宋、元、明所刻洞名“万华岩”三字,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目前列为重点保护文物。洞口右侧一条地下河水从洞中缓缓流出,清悠凉沁,游鱼可数,洞口上方藤蔓攀挂,树木花草斜逸,各式各样的石笋、石钟乳点缀其中,50米瀑布飞流而下,泛起阵阵水雾,洞外湖水相接,青山映衬,构成一幅“人间仙境”的图画。
万华岩洞穴集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而形成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历史和自然留给我们的一份厚礼。既可以去万华岩追溯历史沧桑演变的足迹,又可以享受大自然的清纯美好,还能够欣赏文人墨客留下的颇有艺术价值的题刻碑林。其中著名书法家李铎、江鸟、颜家龙等人的手书“神水奇洞,万华仙境,水宫奇宝”,还有唐代文豪韩愈“鹅飞鱼雁”等30多幅名家手迹让你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具有“集诗、书、画、刻字成四类,与洞烟霞共千秋”之美赞。
坦山岩,集湘南地貌,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于一体,具备湘南地貌的明显特征,体现了湘南一代浓郁的风土人情。在清新、舒适、祥和的气氛中,或至“万华岩宾馆”休闲、聚餐;或至“万华湖”垂钓、泛舟;或观光追寻大自然演变的足迹;或品茶、欣赏“万华艺术表演团”的民族歌舞;或品尝“万华岩民俗村”的农家风味,或至“万华岩纪念林”亲手植上一颗由自家命名的人生纪念树。或小憩于亭台楼阁之中,登山观景,赏花观鸟,尽情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清纯美好。
万华岩风景名胜区洞内八景:水下晶锥、地下阴河、击声石、透光石、神农梯田、五彩缤纷、原始蓝宝石、天国城墙。
万华岩风景名胜区洞外八景:万华金桂、图腾雕廊、万华洞岩、洞口双狮、坦山劝农碑、洞口瀑布、悬崖观音、洞穴神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