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灰烬

    今天读了她的《时间的灰烬》,觉得好,却又说不出哪里好。

      她是轩哥儿的小姨,我的胞妹,我们除了热爱文学这一点相像,无论长相、性格、待人接物的方式,都完全不同。 因为父亲的影响,我和她都特别喜欢阅读,喜欢到成魔的地步。

      那时候,没有钱买书,只有借来读。一本书,在众多脏兮兮的手中流转,翻到破烂,仍是手心上的宝。

      她成绩好,深得老师喜爱,而她的老师,正好是学校图书室的管理员。于是,我对她威逼利诱,让她腆着脸去找老师借书来看。她纵然不情愿,却不愿意拂逆我,总是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给老师说出借书的要求。那些书,极大地满足了我的求知欲。

      她对于书籍营养的吸收远远大于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便写得一手好文章,一众小屁孩追着看。而她口头表达能力也是超强,常常被院子里的人围着,听她讲故事,大人小孩都有。我总是远远地坐着,看着众星捧月的她,口吐金莲,滔滔不绝。

      我们时常共读一本书,不管是连环画,还是长篇巨著。那时候的连环画,有的是从电影上的截图,人物表情定格的时候要么夸张,要么滑稽,经常看得我俩哈哈大笑。

      小学的时候,她的成绩很好,从不会跌下前三,然而她的运气,却总是很差。小升初本来上了重点中学的线,然而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因了父母的坚持填了一中,从而落榜,进了普通中学上学,仍是学校的娇子,年级第一。

      初三那年父母托了关系让她转学去重点中学,殊不知,重点中学的进度与普通中学完全不同,从此一落千丈。俗话说“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她便是,斗志全无。然而文章,仍然是极好的。

      我曾随手抄了一篇她的文章寄到全国性的知名刊物,未作一字修改,却发表了,获得的稿酬可不低。那时,我的文章在四川省获奖的奖金不过区区十元,而她的稿酬是四十元。

      若沿着文学的道路一直走下去,或者她一定会有所成。只是世事难料,我们总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从此挥别自己的喜好,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微如尘埃。

      从前她写了很多很多,小说、散文,在同学中传看,有同学上厕所也看,不小心掉进厕洞里,让她很难过。那些手记,早就在岁月中消失殆尽,然而她曾经的辉煌,却历历在目。

      现今她又拿起了笔,记录生活的点滴。我对她的文字,总是没有来由地喜欢,在这时间的长河里,从来没有改变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