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的都是坏孩子,我有这种观点,而且永远都是坏孩子。
去年十二月,我离开了工作了四年半的地方,并不是有猎头来挖我,我也没那个能耐。我是走了,离开了公司,我,离开了,公司。那段时间,离职没有几天,我就开始做提纲,为我的最新一部小说,很快提纲做完了。按照正常的进度,提纲都是在一个月以内完成,我没有超时,按时完成了计划。当然,这一次列提纲,让我恨上了列提纲这件事,现在是又是另一部小说列提纲的时间,这种恨越发明显,此恨绵绵无绝期。
可是在后来的写作中,整部小说的写作进展很快,计划是四十天就可以完成初稿,也确实差不多就用了四十天完成了初稿。初稿的写作顺风顺水,生活也没有波澜。不过完成这部小说并不是我最大的收获,而且在写作中我找到了一种感觉,一种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敢奢求的感觉。
刚离职的那段时间,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书,作者是谢有顺,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名字,书名是《散文的常道》。书名取自老子的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是才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因为书名对书高看一眼,我是写小说的,翻看这本书纯属无意,随便看的。可是就是因为看了这本书,我总结出了作为作家或者写手的四个层次,其中有三个层次是作者提到的,最高级的曾经是也从卡夫卡那里总结出来的,毕竟我是个小说写手。
正是因为看了这本书,让我对散文写作有了深刻的认识,散文看过不少,练笔偶尔也做做,只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发表。但是,正是因为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散文写手是一种什么样的襟怀,写散文是一种什么状态,毕竟我也曾有过不少的练笔。而在刚刚写完的那部小说里面,我明明写的就是小说,偏偏找到了写散文的那种状态,一种怡然悠然的状态,一种随心自在的状态,那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那是一种很享受的状态,好比恋人之间的做爱。那段时间,我过得相当舒服,虽然离职了,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开销全靠老本,但那种生活状态是相舒服。如果我去过世外桃源,我想感觉也是差不多的。
只是那种状态是来自我的内心,并不是因为我看到了什么美景到达了什么地域而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心态。那种心态来自我的内心,一种享受幸福的感觉。没有多久,小说写完了,我却脱离不了那种状态。没有写小说,我整天的生活,除了在图书馆就是在大街上到处晃,想做做练习的时候就随便找个东西格物,树也好,偶然停靠的车辆也好,路灯也好,有一次居然是公共厕所,我也格物。从公共厕所,我格除了世界需要厕所,人类离不开厕所,无论它多脏多臭。没有什么想法,我就到处看,用眼睛去看,我心灵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听,一切皆是美景,幽暗中没有人的双人座椅,拐弯时候忽然出现的副食小店,不知道什么时候生长如此旺盛的爬山虎,一切都是美景,一切美景都在我的心里。到了这种程度,我有种享受晚年的感觉,好比老者执棋树荫下,高柳鸣蝉一杯茶,那种只有老者才有的心境,我这个二十六岁的壮小伙子居然有了体会。难得!难得!!
可是我是个坏孩子,永远都是个坏孩子。我是写小说的,写小说的永远都是坏孩子。昨天开始新一部小说的提纲工作,昨天没事,天下太平。可是我知道潜意识这个东西,每一个合格的作家都会和自己的潜意识沟通。睡了一觉,别人是睡了一觉,烦恼都忘了,要不然就是一觉醒来天都黑了,我是睡了一觉,就进入状态了。今天就有情绪失控的情况,我好久都没有这么强烈的心绪了,内心不安宁了,内心不太平了。俗话说,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可是我是写小说的,我是个坏孩子,永远都是个坏孩子。
今天一觉醒来,我也大概知道我小说中的人物,他们每个人想要什么,他们的欲望是什么,彼此怎么相互构成阻碍,这就是冲突。老者的心态没有了,我不在怡然自得,像张惠妹的姐妹里面唱的那样,像一只快乐鸟。我年轻了,我回到了年轻的状态,年轻就要有为,混吃混喝混时间的年轻人是最为老者不齿的。我从一个老者一夜之间成为了一个年轻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这一夜可真够长的,如果按轮回算,至少也是一百多年,我从老者回到了年轻人。这一夜其实挺短的,我还没有来得及体会就过了,就像大多数人睡觉一样,一片黑暗,万物无形,没有声音没有意识,然后一夜就过了。现在,是第二夜,再过几个小时我就要再次入睡了。
可是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已经不是一个人了。我开始写小说了,我重回年轻人了,明天开始,我有了一个打算。年轻,就该有为。写小说,让我放弃老者的心态,投入到生活当中,写小说教会人莫过于正视冲突,投入冲突,不害怕冲突。明天,我要开始新的生活了,我要出去找工作,开始年轻人的生活。冲突!有为!无所畏惧!!敢打敢拼!!
散散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