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不怀疑,我没有创作基因这件事。以至于对文艺气息有着未名依恋、屁颠屁颠跟后面的我,从不敢光明磊落宣布这份爱恋。
我曾有所忌惮地在无人的场合向父母扬言我未来的职业,以写作为生是我的第六感觉。从没有人告诉我我的哪一点强到足以谋生。在我这里生是生存以上上,在我这里生活并不高于生存。为了生存,再窘迫也要强作诗意,再甜蜜也不能忘了忧郁。文艺的领域,一触碰到这种气息,我便不能自已,尽管从未在文学田地留下哪怕一点足迹。我不失悲戚地为自己设定结局,轻轻地来,轻轻地去,心甘情愿没有留下一片身影,不提我曾立志作出大事迹。那时年少的自卑、自怜与自信。如今开出了花朵,仍是那不变的自卑、自怜与自信。
我要感谢一个人,看到他,我的磁场就会遭遇干扰,好像看到文学有关的感觉。我愤愤然暗斥他故弄玄虚,一段文字,一组构图,包藏了精致心意。色调简明,极简主义,诉者无心,听者有意。你的诗句,掀起我万顷诗兴。直到日思夜想,痴痴迷迷了数十个朝夕,我才幡然醒悟,我爱的是他的诗意,说来说去说到底,我爱的是诗意。我要放弃他了,不能放的是他的诗意。断绝联系就等于让我拉黑诗意,这种事情没道理,下辈子也和我没关系。我突然想明白我为什么要放弃你。因为你是迷,因为我的放弃没有执行力,一触碰你就没有抵抗力,更因为习得了我爱你背后的道理,不是因为你,是因为你的诗意。
一提及这个人我的话语,就像个圈圈圆圆无厘头的迷,所以那又怎样,我现在和写作已有交集。现在我开始相信,创作时我存在的意义。这基因未苏醒时我忧郁,它轻叩我脑门儿一记把我敲醒。
过去写文章,都不是心之所起。小学开始,逢寒暑假就要日记十篇,到高中命题作文带头来袭。我哪里想写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东西啊。打鞭炮,捕蝌蚪、吃年夜饭样样让我来劲儿,可凡事讲究个兴尽而返,末了兴也尽了偏要我再记个日记,我就不爱这规矩。是我不讲道理,心气太盛还自作聪明,从此开始了流水账凑字数之旅,怪不得人家夸我文艺我总要心虚。也没办法管人家出什么题我只管写我的心绪这个道理,现如今能懂已是我莫大福气。
我为什么那么想写文章,现在?因为我不再迷茫到靠发动态来获取莫名慰藉了,我宽慰自己获赞不等于获知己。写文章,我就会知道自己的心意了;发布出去,我就把我的心意交给命运了,那我便不再操心孤独有没有人理这个问题了。我又一如既往地设想了一个悲惨结局并提早准备了开解自己的良言蜜语。
还可以赚稿费,这是最生猛最痛快的动力,虽然还未收过一分一毛靠文字得来的工钱,据我多年经验也知道可能目前仅仅是美好心灵寄托,但还是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潜力。我想了一下,节省开支吃饭将就一点吧,这是不可能的。“讲究不将就”。我不会放着星巴克的情调不要,顿顿在快餐店吃小炒。要为自己的小资情调买单,那么,是时候拿出点本事来啦。好在我做什么事情都碰壁,所以就算最后被打脸,一样美滋滋乐呵呵。
所以我现在是明白了,我是有创作基因的,只是为人低调,又生性叛逆懒到没天理。本是与条条框框同极相斥,多年来却试图适应体制——只道是勤勉错了方向,努力无罪,逐梦有价。
其实,谁没有个创作基因呢——人人都能写出打动自己、感染大家的文章,因为人心不无共鸣。只是有时候我们被功利性思维禁锢了创造力,无论是应试教育的作文,还是把写文章当成生存工具,都过分强调了利益与技巧,抑制了真情实感的抒发。
如果我们更多关注自己的心情,捕捉情思涌动的瞬间,让灵感成文,会在作文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幸福的人能更多地感知这世界的友好与神奇,星辰大海之上,冯虚御风,纵一苇之所如而成写作之美事!
ps:在与文字打交道的日常中,回想起很重要的一个感觉:在文思涌动时我深刻体味到写出诗意并不是那么难,思维与心灵会和曾读过的文字擦出火花传导共鸣,也为我应该怎样去读书,去思考照亮了一条通透的道路。只是灵感一旦错过,那种别致的感觉很难找回来,愿大家珍惜诗意的恩赐。
pps:如正文中提到的,我写作的动机并不单纯。但一旦投入到这个计划之中,总算觉得自己日日有事可做,不会觉得无聊,有一种充实感。如今有很多投稿的途径。但很多公众号约稿都极讲究套路。焦急了几日幡然醒悟――如果我适应不了套路,不代表我就要逼自己改变,否则心态上不就走了以往探索应试作文的老路了吗。我手写我心就好。想到高中的时候有一篇作文的主题,我概括为“沉潜”。被老师夸奖了呢。这才是我人生路上彩色的风景呀。
图就不另寻一批了,可以点击下面链接看原文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