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控的策划人或许总会忍不住在PPT的第一页写道:打造百年品牌基业。
这个时候,策划人脑海里想的大概是可口可乐,心里想的可能是“我就是中国的大卫奥格威”。
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是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不过2-5年,创业者多数缺乏百年企业的抱负,尤其是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大家普遍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下,“快速创富”成了国民心态,否则,怎么好端端的肉要给你加各种“精”,并不贵的鸡蛋要用化学方法制作,给学生做的校服能整出来毒,给孩子吃的奶粉就能要人命呢?这其中,还不乏一度响当当的“知名品牌”。
那么,房地产项目要不要按品牌模式运作?笔者认为还是“不要”的切实。提案时你唾沫横飞喷到几个人倒没什么,怕的是一上来就“这个项目我们要做成标杆品牌!”
品牌是个很具有忽悠性的东西,你有这种雄心,人家还不好意思说不,要么倒显得操盘人对产品没信心,或者不够有激情,于是只好给你一副“听着呢,请继续”的表情。
从定义来说,任何一种呈现出来的东西,包括字、图、物、人……都有成为品牌的可能,但我们说的是,要不要打造出一个被大家记忆并一直传承下去的品牌,开发企业做品牌自然是有必要的,碧桂园、星河湾是项目品牌,但其本身也是公司名称。
房产项目关注的是,我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卖出去一个好的价格,售卖完之后就由物业公司去管理了,即使是商业项目,也主要靠后期的经营方去打造商场品牌。开发企业从拿地到卖完,不过短短几年,即使像长实这些擅于捂地捂盘等区域价值上涨再开发的企业,一个项目折腾十几年也够了。
但是,既然要向外推广售卖,就得包装。而包装,总得有让客户买单的理由,地段、交通、规模、建筑、景观、配套、团队……就跟人的眼耳口鼻身意一样,点都是这些点,但得有个一致的方向和调调来包装出一个整体印象,这个时候,就得挖掘项目核心价值了。
就推广来说,围绕核心价值的传达自是理想,但事实上,到最后很多都变成一个个卖点的展现,或者多个卖点的重复炒作——足见房产项目快速回笼资金和百年品牌的深耕细作不在一个语境。
李嘉诚说: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这话在过去、现在,大概在未来也是房地产界的经典,包装和推广精彩的项目可以吸引眼球,可以成就营销名人,但购房人最终买的,还是基于地段、产品和价格的细致考量,以及开发企业的实力和信誉度。
市场好的时候,依托核心价值的项目包装可以锦上添花,市场糟的时候,核心价值却很少能雪中送炭。不管房地产市场走向如何,要做房产策划,谈谈卖点可以,别谈品牌,那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