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余华
认识余华,源于他的作品《活着》,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徐福贵的悲惨一生,他经历了身边人一个又一个的死亡过程,度过了一波又一波的苦难,最后只剩下老了的他和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过去。活着本身就很艰难,正是因为艰难的活着,活着才具有意义,没有什么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了。
余华的作品充满了死亡与鲜血,对生活的刻画特别深刻,我总是能被他的作品深深的震撼。扪心自问,如果我生活在他那个年代,可能会活不下去。
为什么他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这让我对他的人生充满好奇。他是如何走上写作之路,并能创造出这么震撼人心的作品的?
01为什么要写作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余华名落孙山。于是只能听从父亲的安排,在中学毕业后去当了一名牙医。在他看来牙医的工作枯燥乏味,每天必须准时上下班。而他生性自由,觉得文化馆的工作才是适合他的。
他特别羡慕那个在文化馆工作的同学,因为在那里工作就是喝喝茶看看报,每天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开始了写作。
余华喜欢看书,但是他不会写作,甚至上学时连日记都写不好,但是他有毅力,又聪明好学,喜欢思考,这些都是他能当作家的潜质。
他的写作之路刚开始也很艰辛,作品常常被枪决。五年里,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作品被退了回来,但是他一直没放弃。
终于他的一篇短篇小说被《北京文学》相中,请他去北京修稿,这在当时他生活的小县城海盐来说,算得上是一件大事。回来后他就如愿去了文化馆。
到了文化馆后,他上班随心所欲,到后来甚至只有发工资的时候才去。最后,他就索性辞了文化馆的工作,走上了职业作家的道路。
02会阅读,才是成为好作家的关键
余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广泛的阅读却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字底蕴。
小学毕业时,爸爸给他和哥哥办了县图书馆的借书卡,那时起他爱上了阅读,尤其喜欢看长篇小说,几乎将那个时代的作品全部读了一遍。
上中学时,他迷上了街上的大字报,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在大字报上沉迷一两个小时。那时的大字报上什么都有,有相互谩骂,有色情故事,有些还会配上漫画,可谓想象力十分丰富。大字报上文学的夸张、讽刺、比喻……手段应有尽有,这也是余华最早接触的文学。
在《我的写作经历中》他称自己最初的写作方式受了川端康成的影响,川端作品中细致入微的描述让他着迷,他觉得人物情感的变化描写比人物性格更重要。用这样的描写方式他创作了《星星》。
在他用这样的方式写作遭遇瓶颈时,他读到了卡夫卡,卡夫卡的那篇《乡村医生》,随心所欲的叙事形式让他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写,作家是自由的。可以说是卡夫卡教会了他写作。这一阶段,余华写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等等一系列作品。在当时,他的这些作品被很多人认为是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也就是后来的先锋文学。
影响余华的作家有很多,但是能让他称为师傅的只有威廉·福克纳。
从福克纳那里他学会了心理描写。在此之前他是最害怕心理描写的,他认为一个人狂乱内心的描写很难。这个时候他读到了师傅的短篇小说《沃许》,正是这篇小说,让他知道,心理描写可以通过一个人眼睛看到的东西来表现,用一系列视觉描写就可以将人物复杂的心理衬托得淋漓尽致。
中篇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就是他模仿福克纳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的叙事模式写出来的。他的获奖作品《活着》,以及后期的《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作品中都有福克纳的影子。
余华说自己一直在读一些文学名著,在他看来,真正的好作品是能带给人改变的,改变你的想法和能力。
世界的丰富多彩和个人空间的狭窄使阅读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阅读打开了我们个人的空间,让我们意识到天空的宽广和大地的辽阔,让我们的人生道路由单数变成了复数。
一个好作家,肯定先是一个好的读者,只有阅读才能让你明白文学作品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03童年的经历决定了作品的风格
都说童年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余华曾说,”我的记忆是从‘一辆自行车都看不到的’海盐开始的,想起了石板路铺成的大街,一条比胡同还要窄的大街,两边是木头电线杆,里面发出嗡嗡声响。”
余华的大部分作品里很多海盐元素都是来自童年的这段记忆,像《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为了给一乐治疗肝病,一路卖血到上海,所经历的诸多地方如西塘、通元等,都是海盐县至今一直在用的地名。
《在细雨中呼喊》第四章《回到南门》中写道:“我十二岁回到南门,十八岁又离开了南门。”这个南门也是海盐的地名。
作为一个江南小镇,多雨潮湿,也是海盐的一大特征,这一环境特征也出现在余华的很多作品中,如《现实一种》中“那天早晨正下着小雨,因为这雨断断续续的下了一个多星期,所以在山岗和山峰兄弟俩印象中,晴天十分遥远,仿佛远在他们的童年里。”
除了海盐元素,熟悉余华作品的人肯定对他作品中对”血“和”死亡“的描述印象深刻,这样的作品也是源于他对童年的记忆。
由于父母工作的缘故,他小时候几乎是在医院长大的,家属楼对面就是太平间,常常后半夜就会被失去亲人的哭声惊醒,聆听过的各种各样的哭声都在表达着失去家人的悲伤。
这段经历,造就了他很多作品中总是以一种波澜不惊的语调来对死亡进行描述。比如《活着》中福贵一生遭遇了很多人难以忍受的苦难,亲眼目睹亲人一个一个死去,最后却还能和一头老牛平静的面对生活。
他对于死亡描写得异常细腻,在《死亡叙述》中他写到:”我仰脸躺在那里,我的鲜血往四周爬去,我的鲜血很像一棵百年老树笼出地面的根须,我死了。“
另外《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现实一种》……也都以死亡为题材,可以说,没有死亡就不是余华了。
在我看来,这些应该是跟他童年生活在医院,常常面对各种死亡,对生死有了自己特殊的理解有关。
童年的经历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暴力血腥死亡,像梦魇般的叙事方式,揭露着现实世界。
04 暴力叙事方式揭露真实世界,震撼人心
莫言说余华是一个清醒的造梦者,因为他总是以残酷的手法将他作品中刚开始营造的美好梦境打破。
正如余华自己说的:“假如文学里真的存在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读者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的作家的作品中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他的作品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让我体会到绝望其实是不存在的,人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世界上没有一条路是重复的,通过阅读打开了我们个人的视窗,让作者的生活展现到了我们的眼前,这些和我们毫无关系的故事,不断唤醒我们的记忆和对生活的渴望,这个世界虽然是残酷的,但是活着是美好的。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余华的小说,让自己清醒的活着,即使生活困难再多,我们也要积极乐观的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