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人喜欢得意一时,唯命是从荒废一世。
朋友给我发来消息,说她此时心情很复杂,不知怎么办。
因为她和一个男孩彼此喜欢,她的父亲却不希望他们在一起。
并不是多数人想象的那样,男孩条件不好,父母担心女孩嫁给他不幸福。事实上那个男孩无论是外貌,性格还是经济条件,都无可挑剔,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人彼此相爱。
朋友的父亲不同意,只因一种在外人看来很莫名其妙的观念。
农村有些家庭仍旧有这样一种观念,若家中只有一个独生女,她将不能嫁出去,而是招一位肯倒插门的女婿回家,为的是延续香火。这种习俗在局外人看来或许荒诞,但在某个家庭乃至某个大环境,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明知不合理,却也反驳不得,推翻不了。否则就是不孝,置家族重任于不顾。
别人的家事我当然没资格评论,只是问她,那你打算怎么办?
她回答,“可能我们两个不能在一起了。毕竟我的父亲不同意啊。”我当然能听出她的无可奈何,她一直是个懂事的女孩,不会违背父母的意愿。而如今遇到了爱的人,尽管千般不愿,第一反应仍然是忍痛割舍。
朋友的想法我虽不赞同,却能理解。毕竟人言可畏,会背上不孝的骂名。闲言碎语如慢性毒药,杀不了人却能使毒性渗透骨髓,不痛不痒,只是堵塞经络使人难以呼吸。一个仅仅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内心又如何能强大到百毒不侵?
或许她是对的,一个年近半百传统朴实的老人,要他接受这些所谓的爱情自由,无非也是强人所难。但我还是劝她,别放弃。倒不是因为男孩优秀放弃了可惜,只因为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未免也太过残忍。
她问我,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我回答,当然不会听话。我情愿做一个任性的坏孩子。
事实上我已经做到了。我很爱我的父母,但却不怎么听他们的话。
无论是选择衣服鞋子的款式,还是高中分文理,大学填志愿,都完全是我自己的决定。父母没有干涉,因为他们知道,我不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干涉了也没用。
当然,对于感情,我同样也不会听话。我所理解的爱情是两个灵魂之间彼此的默契,而不是局外人眼中所谓的“适合”。若他们真正为你着想,就该相信你的眼光,尊重你的选择。
何为孝顺?孝,即恭敬,恭孝。顺,即顺从,服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待父母长辈既要恭敬,又要顺从,在很多人眼里,不顺即不孝。
如此说来,我在生活和学业上的自作主张,岂不是“不孝”?不过这不重要,孝还是不孝,可不是吃瓜路人说了算的。我对父母从来都是敬爱和尊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愿意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他们去掌控。子女理应感念父母的恩德,但却从不是他们的附属品。养育之恩不可忘怀,人生自由亦不可辜负。
我与母亲聊天,谈到我的学业和工作。
“昨天你大姨特意嘱咐我,说让我看紧你。毕业了千万不能走远,一定要回家乡找工作。”
“哦。”我点点头。
我从不在意言语上是否能占上峰。对于一些莫名其妙的言论,我只会笑而不语。本来又没打算照做,非要浪费时间和体力去争出个所以然,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这种劝诫,我在亲戚们的嘴里已听到过很多次,他们告诉我,一定要回家乡工作,一定要在同城找对象,一定要……好吧,我忘了还有什么一定要的事,听得多也未必记得住。
“就知道你是这种反应,想必你心里已经有主张了吧。”母亲语气无奈,可眼神里却流露出对我的肯定。
“我知道您和我爸不会强迫我做出怎样的决定,既然你们都不勉强,别人的意见就仅作参考了。”嗯,他们说的都对,但我一定要听吗?
事实上他们的意见真的不无道理,孔子在《里仁》中也曾提到“父母在,不远游”。自然可以作为长辈教育子女的至理名言,为了防止子女找借口,千万不能带上后面的那句“游必有方”。
我从来不是循规蹈矩的人,所以只要我愿意,该远游还是该远游,哪怕旁人都觉得是“无方”。毕竟与亲人真正的距离应是心与心的牵挂,只可意会无法测量,而不是两座城市之间地图上的比例尺。心中若有牵挂,即便是漂洋过海昼夜不同,也能千里共婵娟。相反心中若无感情,即便住在对门也会避而不见形同陌路人。
一定要把亲人放在眼皮底下才能放心,怕的是什么呢?
我很在乎我的父母,明知他们内心其实也更喜欢好孩子,但我一定要做坏孩子。
懂得母亲做饭辛苦所以不挑食,但吃到无法忍受的生姜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吐掉。尽管吃姜对身体有好处。
和母亲逛街时,她所中意的款式让我去试穿,我会干脆利落地回答“不试”,因为这款不是我喜欢的。
知道父亲阅历丰富所以认真聆听他的经验之谈,但对于决定自己人生的事情,只会听取自己的意见。尽管他的意见可能更是为我的前途考虑。
朋友说还是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她说不能为了爱情背叛家庭。但如果追求自己的爱情就算是背叛家庭的话,那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一个叛徒。
我们要顾及父母的感受,绝不能对他们提过分的要求。但至少可以拒绝他们向自己提出的不愿执行的要求。
听话懂事孝顺的好孩子是人人都歌颂赞扬的。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所以为了顺从父母的心意放弃自己的选择,也是作为子女理所应当的。
所以我还是选择做一个自我,任性,自作主张的坏孩子。宁可不懂事,不可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