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搬进新居的第一天,早晨起来,我就来到小区内的中心公园遛早。
当初所以选中这个小区,就是因为看中了这个中心公园。一条人工小河弯转于小区内。三座小桥各具特色,一座仿古石拱小桥,一座似宫庭园林内弯曲别致的的小桥,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小桥,错落有致的架在小河上,把小区公园的南北两部分连接在一起。小公园内,铺着五颜六色小石子的小道,环形的、弯曲的、笔直的,四通八达。河的两岸,小道两边,各种花草树木,散发着诱人的芳香。绿阴小道上,早起的人们,老的少的,舞剑的、打太极拳的、跑步的、遛鸟的、跳舞的,悠然自得。
在这个噪杂尘嚣、钢筋混凝土灰色包围的都市中,有这么一块净土,可谓是世外桃园了。
看准河北岸一个弯弯柳下的空地,那里是打太极的好地方,我走上弯曲别致的小桥。
“救救孩子!救救我的女儿啊!”突然,传来一声求救声。
是不是有人落水了?我下意识地在河面上寻找,河面平静如镜,两岸的人们也未有什么异样,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救救孩子!救救我的女儿啊!”凄苦的声音再一次传来。我循声望去,北边园子里不远处,一个中年男子,蓬头垢面,伸着手兀自喊叫。谁也不去管他,跑步的人即使与他擦肩而过,也不过问。人们真的已经麻木冷漠到如此地步了吗?我诧异至极。
仔细观察,那男子的呼救,声音虽然凄苦,表情却是呆滞。每当有人接近他时,他便向那人喊上一声,模样倒象个乞丐。
诧异间,见一个女孩向他走去,并不搭话,伸手递给他一包食品,转身而去。那男子先是见女孩来,眼里放着光,竟然透着许多温存慈爱来,口里“唔,唔,唔”,不知说了些什么。当女孩漠然地离去时,望着女孩的背影,他眼里又流露出失望无奈的凄苦。女孩远去了,他便低头吃着食品,口里又发出“救救孩子!救救我的女儿啊!”的声音,只是这次并不是喊叫,而是唔噜唔噜的低声自语。
他是一个精神失常的乞丐,我觉得我终于弄明白了。
自那以后,我天天能听到那凄苦的叫声,天天能看到他萎缩的身影。时间长了,我对他产生了反感。有这么一个人真是大煞风景,每每见到他,多好的景致也无心欣赏,每每听到他的哀叫,多好的心情也变得败坏。每天去遛弯,我就设法躲开他,离他远点。
星期天,终于与他不期而遇,狭路相逢了。
都怪我。早晨碰到一个年轻人,塞给我一份小广告,是中学举办暑期辅导班的招生广告。儿子现在正上中学,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低头正看着辅导班的介绍,感觉有一股异味,抬头一看,我的天,是他!
只见他两眼直噔噔地盯着我手中的广告材料,嘴里嘟嚷着“不,不!”那眼光仿佛是两道火光,直射我的手上,我感觉我手上的纸张似乎已经燃烧起来,手上感到一阵阵灼热。低头看看手上,再看看他的眼,我有点颤抖地说:“你,你要干什么?”
“不,不要!”他盯着我手上的材料。
我知道对精神病患者是没法沟通的。转身离开,他嘟嚷着“不要,不要!”,老跟在我后边。
“爸爸”,身后传来一声女孩的叫声,那男子立刻停了下来,高兴地叫着“女儿,女儿”。
我好奇地转身看着他们。
女孩背着一个硕大沉重的书包,脸色不是很好,一副疲惫的模样。她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一包食品,转身又要走。那男子急忙说:“女儿,你不要,圈套,圈套呀!”
女孩回过身来:“什么圈套呀?”
“他,他”男子指着我说:“他拿的是圈套”。
“爸,你别管别人的事了。我要上学去了”女孩说着就走了。
那男子极不情愿地看着女孩,直到她转过弯去。
我猛然醒悟,那女孩是他的女儿,他不是什么乞丐。
女孩的出现,使他变得温顺些,他还沉浸在喜悦之中。
我想乘机和他聊聊。我指着女孩走去的方向问他:“她是你女儿?”
他抬头看看我,眼里放着光:“女儿,是,是我的女儿。”
“她很漂亮。”
他高兴地点点头。
气氛缓和溶洽了许多。
“她上几年级了?”
“初三。”
“嗳哟,比我儿子高一级。”
“儿子?你,你的是儿子?”
“是,我的是儿子”
“儿子好”他居然朝我笑笑,十分友善。真看不出他有什么病来。
“好什么好,懒,太懒!到现在还睡懒觉呢。”
“睡觉?睡觉好,我女儿睡不了觉”他又变得忧伤起来。
我忽然想起今天是星期天,便问他:“你女儿,为什么今天还上学?”
他突然变得又愤怒起来,指着我手上的材料“它,它,圈套,圈套啊!”
我真后悔不该问他,刚刚缓和的一点气氛又骤然紧张起来。
他伸手拿过广告材料,指着上面的内容大声念着:“第一班,扼杀孩子的天性;第二班,扼杀孩子的娱乐;第三班,扼杀孩子的睡眠;第四班,扼杀孩子的时间;第五班,扼杀……”
我愕然地听着。
“老张!你怎么又跟人胡说!”一声责怪传来,那男子有点惊慌起来。
一个中年女人从树丛中穿过来,先是对那男子说:“不是叫你不要胡乱说话吗?你怎么又跟人家胡说?”
转过脸,她歉意地冲我笑笑:“真对不起您,先生。我们家先生有点那个,不清楚,您别见怪。”
“没什么,没什么。”我急忙答到。
“圈套,圈套,我说是圈套。”那男子又指着我手中的材料申辩着。
“好了,好了,什么圈套不圈套的,你怎么还是这样啊。”女人替男人擦了擦嘴上的食屑。
“大姐,这是怎么回事呀?”我抖了抖手中的材料,意思是告诉她,我并不是有意要打听她家里的事。
“唉,这还不是为了女儿吗。”她扶着男人坐在路边石凳上,我也急忙坐在对面。
“您看,您手中的广告,事情就是因为它引起的。”女人娓娓说来。
原来,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女儿小的时候天真活泼,一天到晚蹦蹦跳跳、说说笑笑,爱唱歌爱跳舞,两口子十分疼爱。女儿渐渐长大,两口子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
丈夫认为应该依据女儿的天性,顺其自然。妻子认为孩子年龄小,什么都不懂,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凡事得由大人多替她安排。丈夫拗不过,只好听之任之。
女儿就由妻子带着,学钢琴,学绘画,学书法,学舞蹈,只要是有办的班,妻子就会给女儿报个名。开始,女儿还有些兴趣,渐渐的就不耐烦了,妻子就训斥,就打。女儿上学了,妻子又迷恋上给女儿报业余辅导班,寒假班,暑假班,双休日班,逢班必报。女儿开始还有所抵触,渐渐的也不说什么了,背着书包,赶场一般穿梭于各种辅导班之间。
丈夫看着心疼,就说:“不要报那么多班了。那些办辅导班的哪一个不是为了钱,一个接一个的都是圈套!”妻子说:“不报能行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人的孩子都报了班,咱的孩子不报,就会落后!”丈夫说:“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妻子说:“什么素质教育,孩子将来中考、高考,哪一个不是要靠考个好分数!”丈夫和妻子争吵,打架,家里几乎天天有战争。战争硝烟迷漫,不断升级。女儿也发生了变化,每天沉默寡言,对什么都不关不问,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难得看见她一点笑容。
有一天,女儿病了,住进了医院。妻子怕住院耽误了女儿的学习,专门请了位家庭教师到病房辅导。望着女儿疲惫不堪的神情,丈夫的不满也达到了极点,他失去了往日的耐心,在病房里和妻子大吵了起来,当即把家教给哄走了,还把病房里的东西也摔了不少。医生护士和病友们都来劝架,妻子哭诉事情的原委,引得众人的同情。大家都指责丈夫不该如此不明事理,妻子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哪有象你这样做爸爸的!面对众人的指责,丈夫有口难辨,孤立无援的他一扭头回了家。丈夫回到家后,憋屈的一天到晚一言不发。女儿出院的那天,他突然跑到小区公园内,又哭又喊:“救救孩子,救救我的女儿!”他精神失常了!
听完那女人的述说,我不知该说什么好。我能理解那女人的良苦用心,也能感受到那男人对女儿的真爱,谁是谁非,我无从评价。
也可能是看出了我的窘迫,那女人朝我笑笑:“清官难断家务事,原本也不该给您说这些的,真不好意思,恐怕耽误您的时间了。”
“没什么,没什么”我急急忙忙地说。
“其实我丈夫是个很好的人,都怪我这人脾气不好。我这人,爱认死理,认准的事谁说也没用,这让他承受不了了。”说这话时,她眼里流露出一许哀怨。
我不知该如何劝她。
她扶起丈夫准备离去。又说:“可我觉得,不管怎样也不能耽误了孩子!”她又是一脸的坚定。
两人走了,那男人仍回过头来对我说:“圈套,不要。”
望着他们的背影,我一阵头晕目眩。低头看看手中的材料,猛然的,它变成了一个大圈套,张着恐怖狰狞的大嘴,象是要把我吞进去似,我感到脖子好象真的被套上了绳索,一阵阵发紧,透不过气来。抬头一看,四周也有许多人手上举着圈套,上下端量着。
啊,我也疯了吗?我用手使劲地拍拍脑门,再揉揉了眼睛,定睛一看,手中拿的仍然是招生广告,旁人手中也都是广告。
我欣喜地想,我还没有疯吗,我很正常吗。
我大步向家走去,我要给儿子报辅导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