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小时候,人只分为好人和坏人。
好人是讨人喜欢的,坏人是令人讨厌的。
老师也“教导”我们,要努力成为好人,不要成为坏人,同时要与坏人作斗争。
后来,慢慢长大,身边的国内外影视剧让我逐渐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很多国内的影视剧(尤其抗日神剧)一眼就能看出好人坏人,而很多国外影视剧的人却让人又爱又恨:在一部电影中一会充当“神”的角色,一会又沦为“恶魔”,真实让人着实摸不着头脑。于是慢慢发觉,儿时的“好人、坏人”之人太过稚嫩,于是逐渐认识到单纯的好人与坏人之分并不确切,更准确的说法是每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着优点缺点。我们所谓的“好与坏”只不过是我们的注意力更加关注优点与缺点罢了。
再后来,随着自身认知的提高与阅历的增长,渐渐发觉“优点与缺点”的理解也并不全面。优点与缺点也不能绝对的决定好于坏的评价,在不同的场景里,优点与缺点的角色可能互换,一个勤奋的人在积极向上的人群中会成为激励周围的人的楷模,而在暴徒中却会可能成为连环凶手。因此,优点与缺点也无法准确将人群划分。
于是,我才发现其实问题不在于划分的特点,而在于我划分的标准:
好与坏
其实,没有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
于是,一切迎刃而解。
再次回顾漫威系列的“超级英雄系列”。虽然他们伸张正义,拯救世界。但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阴暗面”或者所谓的“人性的弱点”。而不完美的存在,才构成了真实的人性。于是我们可以窥见现代人的一部分焦虑来自于对不可能完美的奢求。
“得到”中有一句著名的鸡汤: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其中的“智力”更被现代人理解为所谓的情商。而精英的思维永远不是极端的状态“好或坏”,而是可以站在对立面(自己与对方的角度)思考,并平静的接受现实。而这就是所谓的同理心或包容的来源。
最新一季的《奇葩说》已经开始了,再次感谢我们可以足够宽容的允许这样一档看似“娱乐”节目的辩论节目。我们可以从正反两方的辩论中感慨大千世界各路奇葩的“匪夷所思”,各种角度的论证,自我否定与否定之后的在否定。其实辩论的意义不是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而是希望在双方对战中引发自己的思考以及不断增加自己的宽容度。而最真实的世界也与节目的结局一样,没有对错,只是不同角度来看立场的不同决定了选择和理解的差异。
因此,认知的迭代的表象就是越来越宽容,越来越能接受与自己不同或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思想与行为。而包容的能力越强,意味着成熟度越高。所以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评判是非的次数,增加“反过来想一想”的习惯,相信会有更多的成长,获得更多的包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