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步天
虞美人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酿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苏轼的这首《虞美人》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十一月,当时苏轼去高邮与秦观相会,临别秦观一直把苏轼送过淮河,两人才依依惜别。
秦观,字少游,(1049年至1100年),被后人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少时的李清照亦受其重大影响。词多见伤愁,是个伤心之人,婉约缘于他的忧郁人生。如"便作春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最受苏轼厚待。或受其影响,苏轼此首《虞美人》也凄恻婉转的很。
秦观与苏轼相识于扬州,当时秦观得知苏轼经过扬州,特意模仿苏轼文风与笔迹在山寺中题诗,另苏轼看后吃惊不小,不知为何人所作,后经孙莘老推荐秦观作品,苏轼才知此人是秦少游。
秦观三十七岁才中进士,四十三岁经苏轼推荐为秘书省正字一职,与苏轼交往并未带来多少好运,反而被苏轼的厄运连累。苏轼被流放岭南时,秦观亦遭迫害。后苏轼到雷州半岛,遇到了已先贬至此地的秦观。秦观告诉了苏轼"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秦观)每个人的遭遇。两人再次相见,实属不幸中的万幸。苏轼作《雨夜宿净行院》诗:“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