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又上头条了,先手是首家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悟空单车(可惜了我的大圣)后手有腾讯马化腾与金沙江朱啸虎互怼谁是NO.1,似乎共享单车自打诞生那天起就带有着令汪峰只能望其项背的头条属性。虽然这头条上的都不怎么美好!
但沿着时间线往前,共享单车的出现似乎是伴随着一股清流,解决了政府推行多年的却一直未见效之事,为上班的你我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痛点,为周末踏青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绿色出行的人们似乎觉得解决雾霾指日可待,殊不知资本的力量轰隆隆裹挟而来,一时间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小车出现在了街角,让我这种选择困难症的重度患者拿着手机在街头的风中凌乱,接下来上演的二维码被涂改,车座被卸掉,上私锁,更有甚者轮胎被卸掉,空留一个车架寂寞如雪,这一幕幕让我作为看客目瞪口呆,又给一直叫嚣国民素质低下的群体给足了材料。
那么,这一切不怎么友善的现象真的能跟我国民素质挂钩么,我以为很牵强,因为纵观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展示的共享单车趣照,犹如在观赏一种个人艺术展,要么把单车挂在树上,要么变成小黄骑小绿,要么用轮胎在单车身上扎个蝴蝶结,徒留轮毂在那里发光发亮,试问普通人有谁会这闲工夫,当然那些扛着单车回家的极个别人可以闭嘴了,所以追本溯源,这大多数的背后还是少不了资本的肆虐。以目前市场上最火的两支单车力量,摩拜和小黄车,这背后还是可以看到两位马爸爸的身影,这又是一场腾讯和阿里之争。阿里、腾讯的垄断能力令人绝望,ofo和摩拜之争,让人仿佛看到前几年的滴滴与快的之战——那场的结果是,双方以合并告终。朱啸虎在微信上说:“数据说明一切,一年后看。”腾讯投资总经理也加入留言,表示“数据现在就有,不用等三个月等一年的。” 其实,双方对胜负时间的打赌,还不如赌摩拜和ofo是否合并来得靠谱。君不见,滴滴快的大战的硝烟也才散去不久啊!
另一个方面来讲,我觉得共享单车是个伪命题,其实质就是互联网租赁单车,共享本就是当下的伪命题,滴滴以共享起家,但其结果不过是多了一批技术不怎么娴熟的出租车司机而已,前不久刚坐了一位老阿姨的滴滴,一路急起急刹,眼睛恨不能凑到玻璃上,等红灯间隙问起,她从早上六点出门到晚上十一点回家只为拉满36个单子挣72块的奖励,下车付钱,看阿姨已经有9000多单,我在为那9000多个跟我一样被阿姨开的晕头昏脑的同道中人唏嘘之时给阿姨打了五星,无他,因为生活不易。
所以共享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毕竟我们才刚吃饱饭没多少年。当然不管是叫共享单车也好,互联网租赁单车也罢,我依旧热切的希望单车存在着,每次下班出地铁口都能看见它们(什么颜色的都可以),每次出去约个姑娘还能绕湖骑单车,这些美好的事情都希望它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