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SI开放式互联参考模型
有三种说法:四层协议、五层协议、七层协议(国际标准)
七层协议:
物理层:
作用:机器之间传输比特流,主要定义了物理设备的标准,如:网线的接口、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度等。传输数据:比特。主要工作设备:网卡。
数据链路层:
作用:1、防止比特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数据错传、数据不完整;2、定义了如何格式化数据来进行传输,以及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3、还提供错误检测和纠错,以确保传输数据的准确性。 传输数据:将比特打包为帧。主要工作设备:交换机;对帧解码,并保证发送到正确的接受方。
网络层:
作用:将网络地址翻译成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端路由到接收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两个节点之间的最佳路径进行传输数据,控制子网的运行,如逻辑编址、分组传输、路由选择。传输数据:数据包;主要工作设备:路由器;协议:IP协议。
传输层:
作用:接受上一层的数据,在必要的时候把数据进行分割,将这些数据交给网络层,且保证这些数据段有效到达对端;解决了传输质量的问题,是OSI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主要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会话层:
作用:建立和管理应用程序的之间的通信,不同机器上用户之间建立及管理会话。
表示层:
作用:解决不同系统之间信息的语法语义以及它们的关联,如加密解密、转换翻译、压缩解压缩。将数据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式格式化。
应用层:
协议:HTTTP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