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重庆山城,你的第一次反应是什么?
我会想之前的XXX共享单车在出城试运行,最后的结果是不到一周这个公司倒闭了,我脑子里浮现的画面都是,这个老板脑子瓦特了吗?
没有去过山城,所以也没有真正的见过那究竟是一个什么地方? 只是听说山城盛产美女。
推荐最近看的一部2014年拍摄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这一部纪录片是一位正团级退役中校何苦的作品,为了还原最后的棒棒的一些真实的故事,他决定自己亲自去追寻最后的棒棒的那些辉煌与尴尬,这样一群人的艰韧和无奈。
在重庆我想除了大街小巷的美食,还有一个特殊的标记那就是棒棒。
说起山城的棒棒大军有一段历史的,在后来的后来好像又被人们遗忘了,到这一部纪录片的出现,又人人们开始关注这一群人的生存状况。
所谓的棒棒是人们用扁担挑东西,依靠扁担唯持生计,他们的很多人一辈子就是务农,在看这一部纪录片时,你可以知道他们就是生活在这个时代最底层的人,没有文化,没有家庭背景,有的只是早出晚归的用体力活在支撑着他们。
在改革开放之初,山城重庆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个特殊的行业—这个行业就是少人熟悉的山城棒棒军,在何苦的内心里,住在自力巷53号里的人们虽然非常贫穷,却掩盖不了人性的光辉。
这样一群棒棒军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三十多年,那看着数十万棒棒大军不仅挑走了汗水浸泡的年华,也挑走了属于自己的年代,如今他们出现的片段里早已是佝偻背影,这样的一群人似乎又将道别正在消逝的行业。
片中的何苦是正团级转业军官,在退伍后的一个月来到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商圈拜65岁的资深棒棒老黄为师傅,他当了一年的棒棒,在镜头下他和棒棒们同吃同住,尝尽酸甜苦辣,用最真实的笔触和镜头,记录下这个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群体。
在何苦经历的时间里他看懂了市井生活,冷暖人生,看着这样一群棒棒在无奈的坚守这个职业,却改变不了什么的痛苦。然而百姓生计之多艰,是足以使人长长太息,故艰难困苦当中难得的温情与尊严,亦足以使人觉得世界毕竟美好。
《最后的棒棒》一共有13集,每一集都是不同棒棒的故事,片段虽短,棒棒的故事却越来越接地气和无奈。
自力巷53号这个地方是棒棒们的栖息地,他们在这里有过快乐,痛苦,争吵最后的那些日子就是和谐相处,因为他们的故事让人觉得无奈和同情,在某一瞬间我有一种要好好努力工作的冲动。
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有河南。河南在片里的年纪是44岁,何苦第一天和他见面时就聊了具体的基本信息,河南说自己来重庆二十年,头十七年一直是在做棒棒的。
河南在后面的三年时间里就在大排档帮忙做临时工,他是一个心眼极小的棒棒,他口中经常说老板的不是,说老板经常少给他工钱,但和你的坚持在老板那干了三年,直到最后因为他的胃口极大常常吃到老板张口大骂,最后老板把他辞了。
河南,是片段里唯一一个有不良嗜好的人喜欢赌牌,他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经常输个精光,明明可以依靠苦力活可以赚一点小钱还不愿意去找工作,最后何苦劝服了他开始寻找工作。
在片段的另一个侧面可以知道河南有一个好的习惯就是会去订阅报纸,他关心着国事,天下事,其实内心还是希望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人。
老黄,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憨厚老实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告诉着我们的做人的准则:不愿意占人半点便宜。也不愿意自己吃亏。
老黄是何苦的老师,老黄非常愿意和何苦分享一些自己的东西,他曾说到自己的父亲在国民党政权时期是教师,家中也有十几亩田地,所以被划定为地主,在后来的遭遇中,他的老父亲精神失常去世,当然,老黄也在寒冷饥饿恐惧中长大。
老黄的命运在片段里所有的人物中最命运坎坷的了的,中年的老黄结婚,生娃,在后来和妻子的离婚,孩子的长大,老黄还是一个人在自力巷53号住了下来,就这样他日复一日的过着棒棒的生活,看着他的背影,荧屏面前的我们内心多的是无奈和同情这种复杂的心情。
经常听见孩子不愿意学习,一旁的大人就在旁边说:你看看,不好好学习吧,以后你就是这个样子,那个时候明白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就会是他们的人生,后来的后来很多的片段真实的故事我,圈子决定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看这样一群棒棒,每天穿梭在阴暗潮湿摇摇欲坠的危房,他们的危房旁边出门左拐就是高楼大厦的灯红酒绿,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城市有着两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有的人有很多的选择,有的人是没有选择才走到了今天的这一步。
《最后的棒棒》整一部纪录片没有刻意的音效,没有特殊画面的处理,他的真实拍摄,在很多的一瞬间拍出了直击人们心灵的画面。
最后的棒棒还在无奈的坚持着,无奈的用体力活在赚钱我们眼中的零花钱,这样是生活状态对他们来说光是活下去就需要拼尽全力的争取,更加不用谈什么人生理想和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