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现代派文学之所以晦涩难懂,是因为面对大众文化的崛起,一些作家固守传统知识精英的立场,刻意和大众读者拉开距离。
存心晦涩:文化精英的崛起
我们看那些古典小说,无论优劣,总要有跌宕起伏的情结和各色人物的塑造。简而言之,要有人物,有故事。但是,随着普及教育的推广和以《每日邮报》为开始的创新,各类地方报纸就风起云涌,那些新闻不仅有和小说一样有故事,有人物,人物更是老百姓身边的人物,比小说更能勾起读者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在那些识文断字的普通读者看来,小说和新闻就是同一类的故事,如果非要说区别的话,报纸一个篇幅就可以写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文学作品是有上千页的大厚书。一个开头就可以写几十页,看到中间才发现主人公刚刚登场。
时代变了,新时代的呼声让旧时代的文学家很想不通。该怎么应对这样的局面?顺理成章的逻辑是这样的:既然大众读者分辨不出来报刊文章和严肃文学的区别,那么我们就把这种区别搞的明显一点。让谁都一目了然,那么从此就是,文学的归文学,报纸的归报纸,大道朝天,各走一边。
所以在报纸流行以后,认真的小说家为了让自己的文学区别于报纸新闻,于是就提高了阅读门槛,存心不让普罗大众看懂。常常有人抱怨,说看不懂20世纪的很多小说和诗歌。没错,这是因为作家提高了准入门槛,故意作怪。
2020年4月4日 张超飞 日更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