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眼看一年冬至到,家家户户包饺子。北方人习惯冬至吃饺子,南方人好像吃汤圆。习惯不同,求同存异。
平平无奇的饺子皮,包上各种各样的馅料,在沸水里摸爬滚打,几经沉浮,不改颜色,方能成就自身美味。
今年冬至,正值工作日,我们姐弟三人都没能回家。据说,老妈包了饺子,和老爹还有奶奶一起吃的。
回忆中印象印象最深的美味饺子,都是妈妈的味道。如今我们都长大了,可是品尝那种抚慰人心美味的机会却是越来越少了!
我犹记得第一次包饺子的时候,还是上小学的时候。
那年大年三十,我爸在外面忙着干活,我妈自己一个人得包够当天五个人吃的饺子,还要包第二天一早的饺子,这么大的工作量,她有点忙不过来。
我那时候只能给她打打下手,包饺子也是爱莫能助。妈妈一个人又是擀皮又是包饺子,忙的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我是老大,不能袖手旁观。我第一时间想着帮帮妈妈。妈妈也很宽慰,说,不行你先学擀皮吧。擀皮看着简单,实际操作相当有技术含量!
一开始,我只能把饺子皮放在面板上,手握擀面杖,来回碾压饺子皮,导致它的中心和边缘一样厚,不分彼此。
妈妈没有批评我,反而鼓励我。她说,一开始学着擀都这样,慢慢练就好了!
后来,帮忙的次数多了,我慢慢地试着左手把饺子皮拎起来,用右手擀。没有默契的两只手,一开始不是左手转得太慢了,就是右手擀的太快了。擀出来的饺子皮厚此薄彼,很不均匀。我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就算擀成那样,妈妈也是一直鼓励我,没事没事,多练习几次就好了。
直到后来,我的擀皮技术是家里又快又好的,我才得以扬眉吐气。终于我真真正正掌握这项高科技!
如果一开始,妈妈没有鼓励我,反而是嘲笑奚落我,估计就没有我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了。
反观我自己当了父母,是否有像她老人家一般耐心呢?是否会在孩子初学一个新事物的时候,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并且多次有效练习呢!
暗自反省一下,好像一开始有,后来逐渐没了!耐心去哪了?
我们不能奢求父母是圣人,但却奢求孩子是完美孩子,这一点就彻底违背了自然规律。
孩子是一张白纸,她以后长成啥样全靠父母有心栽培。不要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任何事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做父母要秉持诚心、耐心、决心来应对孩子发展过程中的所有事情。
借由冬至的饺子,想起了妈妈,回忆起那些年教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应该吸取经验教训,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